時間最容易撫平傷口,首映式槍擊案爆發一個多月之后,漸漸平息下來,媒體上幾乎看不到相關的評論,在好萊塢更是成為了過去式。
因為范迪賽爾的關系,黑暗騎士崛起北美票房已然突破45億美元。
但現在最受人關注的電影,不再是這部蝙蝠俠,而是在其片頭做了貼片廣告的逃離德黑蘭。
距離北美上映還有一個月,逃離德黑蘭開始了密集宣傳。
其宣發規模雖然比不上蝙蝠俠,但迪士尼影業仍然投入了重金。
從北美五大電視網,到四大報刊,再到三大社交媒體,全都能看到馬丁出演的男主角托尼門德斯的身影。
預告片除了電視臺,還通過油管、推特和s在互聯網上大力推廣。
這是一部個人英雄主義的電影,電影的主海報,也就是馬丁的單人海報,在城市商業區和新舊媒體上隨處可見。
逃離德黑蘭的宣傳口號也比較吸引人眼球。
“根據cia真實案例改編”
“cia史上最奇葩的營救行動”
“六名人質被困德黑蘭,一位cia特工策劃驚天騙局,騙過全世界救人。”
在電影主海報人物,也就是馬丁飾演的托尼門德斯一側,也有相應的宣傳標語救援勢在必行
自影片去年開始拍攝起,當年的營救事件就已在媒體上全面曝光,這種以好萊塢劇組策劃所謂騙局,營救被困人員的行動,引起無數人好奇。
托尼門德斯自然成為了媒體關注的人物。
這位退役的傳奇特工很享受成為名人的感覺,cia也急需一位出色的代言人。
馬丁、大衛芬奇和托尼門德斯還一起登上了海倫的海倫秀,分享當年匪夷所思的救援,以及關于電影的改編。
三人在節目上一通商業互吹,將彼此都吹成了各自行業內的翹楚。
因為這是最后一次向奧斯卡最佳導演發起沖擊,大衛芬奇不再像之前那樣沉默,反而積極配合劇組的宣傳。
這些年,大衛芬奇也有了一批喜歡暗黑風格的影迷。
節目結束,海倫單獨找到馬丁,閑聊幾句。
“上次槍擊事件,我本來想找你上節目,你卻拒絕了。”海倫八卦一句“是不是發生了什么”
馬丁搖頭“沒有什么特別的,死了那么多人,心情不好,也不適合在那個時候說什么,在媒體解讀中,說什么都會是錯的,不如保持沉默。”
“也是啊。”海倫微微一笑“不是每家媒體都像我的脫口秀這么靠譜。”
馬丁認識的媒體記者中,最靠譜的就是喬迪和海倫兩人了。
幾乎不報道虛假新聞。
只是偶爾會制造一些真實新聞。
三人從華納電視臺的攝影棚出來,先把托尼門德斯送回酒店,又去迪士尼影業。
車上除了布魯斯,只有馬丁和大衛芬奇兩個人。
大衛芬奇說道“迪士尼影業跟你溝通過了”
馬丁說道“溝通過了,這部影片重點沖獎目標是最佳導演和最佳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