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丁早已名利雙收,諾蘭同樣如此,但他比起馬丁來,還少了一樣關鍵重量級獎項的認可。
諾蘭沒有拿過奧斯卡,沒有拿過歐洲三大電影獎,甚至沒有拿到過英國電影學院獎。
雖然沒有這些獎項,不會影響江湖地位,但終歸缺了點什么。
諾蘭直接問道“公關宣傳方面,你有沒有特別的建議”
“暫時沒有。”馬丁根本就沒考慮過這些,說道“正常宣傳公關就是了,以你我的口碑積累,拿到提名不難。”
他實話實說“獲獎,難度可能比較大。”
諾蘭對此有預計說道“這次先拿提名,我下一部影片會全力沖獎。”
馬丁有記憶,并不意外,只是問道“你有新項目了”
諾蘭打開辦公室抽屜,取出一個薄薄的文本,遞給了馬丁“劇本故事梗概和設定,這兩個剛剛寫出來的。”
馬丁接過來看了眼封面,上面寫的是一個地名敦刻爾克
諾蘭說道“這是一部群戲,主角是所有英國人,沒有任何份量很重的角色。”
馬丁明白他的意思,簡單翻看過故事梗概,說道“這個確實不太適合我,你更應該啟用英國演員。”
這是前世打破他對好萊塢電影與諾蘭電影濾鏡的一部片子,其他方面就不用說了,敦刻爾克那比狗舔過還干凈的沙灘,簡直讓人無語。
不知道的,還以為英國佬干趴下了德國佬后回家。
好萊塢電影的沒落,不是沒有原因的。
諾蘭的話還在繼續“科幻片想要拿下奧斯卡太難了,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影片,更適合奧斯卡的口味。”
馬丁點點頭“確實如此,敦刻爾克大撤退舉世聞名,幾乎與諾曼底登陸齊名,天然就能吸引人。”
諾蘭說道“這部片子的主題,我準備放在人文關懷與民間營救上面,而不是恢宏的大撤退。”
馬丁的印象里,這就是英國人綏靖失敗后的一次大逃跑,對其他方面并不了解,所以沒怎么發表意見。
相比之下,他認為二戰歐洲戰場的關鍵在于斯大林格勒,在于東線的前蘇。
但這個世界的話語權在西方世界手里,終歸是美國大兵拯救了一切。
馬丁只是跟諾蘭說了些奧斯卡沖獎上的事,沒有對他的新項目發表任何意見。
兩人聊了一個多小時,馬丁離開華納制片廠,去了麗思卡爾頓酒店。
什么二戰,什么東西方之類的,很快就被他扔到了腦后。
馬丁享受的是現在。
本章完
友情連接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