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拿起盛長柏的文章看了看,莊學究不動聲色的點頭,盛長柏的策論中規中矩,四平八穩,談不上有多驚艷,但是很扎實。
輪到顧廷燁的,莊學究微微皺眉,倒不是顧廷燁文章寫得不好,恰恰相反,顧廷燁的文章很有特色,主要從秦軍的視角去分析秦國為何能夠一統六國。
只是這篇文章有點太激進,而且視野不夠開闊,如果是在會試中,除非是遇到對軍事比較有了解的考官,否則大概率會落榜。
聽完莊學究的點評,顧廷燁也是心悅誠服,恭恭敬敬的行了個禮坐下。
隨后,莊學究開始查看齊衡的文章,看了一會兒,對齊衡道。
“你說說你寫這篇文章的想法吧。”
齊衡站起身,朗聲道“秦國自秦孝公開始,便進行變法,圈馬練兵、鑿山冶鐵,氣力所向、人心歸一,所以秦為一,而諸國為六,是一易歸,而六易分,然后才有蘇洵所說六國賄秦,再有蘇轍所說諸國不識韓魏兩國地勢之貴,而秦識之”
莊學究微微點頭,待齊衡說完,又拿起秦浩的文章,笑道“子瀚,你也說說你的文章吧。”
待齊衡坐下后,秦浩慢悠悠的起身,說道。
“剛剛元若說了很多秦國的優勢,卻只是把變法歸納為秦國一統的其中一個因素,但是在我看來,秦國能夠一統,什么地勢、合縱連橫都是次要的,真正使秦國國力冠絕諸國的,在于人心所向。”
“商鞅變法推行郡縣制、土地私有制、軍功授田制,強有力的把地方跟中央聯系在一起,其他諸國百姓對于打仗畏之如虎,但是秦國百姓卻爭相加入軍隊,因為在戰場上他們能夠通過積攢軍功提升階級,秦國有20階軍功制,從最低級的一級公士,到最高等級的徹侯都可以從戰場上獲得。”
“秦國是諸國中,唯一打開了階級上升通道的國家,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所以才有涓涓細流匯聚成江海,在我看來,秦國的勝利其實是制度的勝利。”
一番話說完,顧廷燁聽得兩眼放光,盛長柏也是若有所思。
盛家的三個丫頭,除了明蘭之外,墨蘭跟如蘭都是一臉茫然,她們整日養在閨閣之中,視角還沒有到達這樣的高度。
齊衡卻反駁道“既然如此,那為何秦國僅僅二世便亡了”
秦浩搖頭道“秦國二世而亡,在于沒有外部壓力后,依舊采取強壓政策,沒有及時讓民眾休養生息,反而大興土木,民心散而秦國亡,但有漢一代,依舊沿用了許多秦國的制度,某種意義上來講,秦國并沒有亡。”
話音剛落,莊學究拍了拍巴掌,笑呵呵的道“哈哈,好一個秦國未亡,說得妙。”
齊衡也站起身沖秦浩施了一禮“每每聽子瀚的高論,都讓人耳目一新。”
秦浩將他托起來“你以后要是再這么客氣,我可就不再課堂上發言了。”
“哈哈”眾人大笑。
轉眼間元旦假期,不過馬上會試就要開始,盛家學堂并沒有停課,只有正月初一到正月初五這幾天才放了假。
秦浩也免不了跟著秦俊業去各個親戚家拜年,由于東昌侯府的日子過得逐漸紅火,再加上秦浩自身足夠優秀,不少親戚也在打他的主意。
這天秦浩隨著秦柳氏到柳家拜年,就遇到了一件讓他很無語的事情。
柳家大娘子居然想要把她家嫡女嫁給秦浩,說是什么親上加親。
秦浩頓時無語,那可是他表妹啊都還沒出五服呢。
更加讓秦浩無語的是,秦柳氏貌似還有些心動。
回來之后,秦浩就去找了秦俊業,秦俊業立馬就不樂意了,好不容易秦家出了這么一個麒麟兒,東昌侯府的榮耀都系在他身上,自然要找一個靠譜的岳家,柳家自從老伯爺死后,降為了子爵,跟東昌侯府早就不是一個階層了,平時打打秋風也就罷了,這種事堅決不能答應。
當即就把秦柳氏叫來罵了一通,在兒子跟娘家面前,秦柳氏還是選擇了兒子,于是回絕了自家嫂子大娘子的提議。
不過這件事倒是提醒了秦浩,馬上就要科舉,萬一他考中了,肯定會有更多人打他的主意,這妻子的人選也該定下來了,要不然哪天秦柳氏又鬧出這么一出,也夠他心煩的。
“可惜華蘭已經嫁人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