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浩想了想,拱手道“官家,我認為正好趁著這個機會對鑄幣體系進行改革,在銅幣中注入一定的白銀,就可以在不影響銅幣美觀、耐用的前提下,降低銅的使用比例,同時我們還可以將白銀鑄成銀幣,作為一種比銅幣更高的價值貨幣。”
官家聞言不禁眼珠一亮,這個鑄幣改革不僅能夠解決白銀貶值的問題,還能同時解決大宗商品交易不便的問題,可謂是一舉兩得。
要知道在宋朝主要交易貨幣是銅幣,但是銅幣的價值比較低,一些大宗商品動輒就要上百貫錢,攜帶、運輸都很不方便。
之前也有人想到過使用紙幣,可是紙幣在古代社會的信用體系很難建立,沒有朝廷的背書根本發展不起來,仁宗皇帝覺得紙幣很容易失去控制,而且也很難做到防偽,一旦被人偽造將會給老百姓帶來滅頂之災,所以一直在限制紙幣流通。
但是銀幣就不一樣了,銀本身就是貴金屬,民間直接拿碎銀子都可以當做錢來用。
不過,韓大相公還是提出了問題“秦都尉,如你所說,減少銅的用量是為了防止民間私自熔煉銅幣,鑄造銅器,可是一旦加入銀,豈不是讓銅幣的價值更大,民間熔鑄風頭更甚”
秦浩點點頭“如果是減少多少比例的銅,就加入多少比例的銀,自然是如此,可如果我們減少10比例的銅,然后加入3比例的銀,再增加錫跟鉛的比例呢”
“僅僅3比例的銀,卻少了10的銅,得到的是不太值錢的鉛跟錫,再加上熔煉過程中產生的損耗,賠本的買賣沒人干,商人逐利,這筆賬他們會算的。”
當然,主要是古代的熔鑄工藝比較落后,如果是用現代的技術,也還是有利可圖的。
趙宗全忽然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他看向其他幾位大相公。
幾位大相公議論了一番,最終韓大相公說道“這個法子倒是值得一試,不過這里面涉及到一些鑄幣技術的問題,還是要等到試驗過后才能定下來,不可操之過急。”
趙宗全點點頭“嗯,韓大相公所言有理,那我看不如這次鑄幣改革的事情就交給秦愛卿去辦吧”
韓大相公連忙道“不可。”
見趙宗全瞪著自己,韓大相公連忙躬身道“官家,秦都尉身上還兼著東瀛銀礦的擔子,恐怕分身乏術。”
另一位呂相公也說道“是啊,鑄幣改革的前提是必須源源不斷的獲得大量白銀,東瀛銀礦不可稍有差池,秦都尉是最合適的人選,不可輕動。”
秦浩心里暗笑,鑄幣可是大功一件,做成了說不定還能名留青史,無非是怕他搶了功勞罷了。
不過秦浩也不在乎,在朝堂上做官掣肘太多,哪里比得了海上逍遙自在
他之所以一次性將積攢的白銀全都運回來,就是為了讓趙宗全跟朝廷諸位相公意識到,石見銀礦的重要性。
到時候他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建造更多的航海戰艦,組建一支無敵的海上艦隊,他可是勵志要當海賊王的男人。
趙宗全一想,這些相公說得也有道理,于是對秦浩道“嗯,東瀛銀礦對我大宋的確至關重要,如此,便升秦都尉為宣威將軍,領軍三千,確保東瀛銀礦萬無一失。”
對于秦浩的這次升官幾位相公都沒有異議,他們也看出來了,趙宗全是真心拿秦浩當做自己人了,一門心思地提拔他,給他兵權也是為了擴充自己的實力。
這也算是雙方博弈的結果。
秦浩就這樣莫名其妙的升了官,不僅如此,官家還給剛剛過門的余嫣然也安排了一個四品誥命碩人的稱號。
余嫣然領旨的時候都驚呆了,她才嫁進東昌侯府一天,連人都沒有認熟,怎么就成了誥命夫人這可是多少女性終其一生都得不到的殊榮。
雖說誥命夫人沒有什么實質性的官職,但光是見官不跪這一條就足夠羨煞旁人了。
余嫣然捧著誥命服,滿臉不可思議的對秦浩道“夫君,祖母都只是三品誥命呢,我這就四品誥命了”
秦浩在她臉頰捏了捏,笑道“這下知道不是在做夢了吧”
余嫣然有些不好意思,趕緊讓丫鬟翡翠把誥命服收起來。
深夜,秦浩跟余嫣然剛剛運動完,余嫣然俏臉通紅,氣喘吁吁,看得秦浩又有了反應。
余嫣然趕緊求饒“夫君,別,讓嫣然休息一下。”
秦浩也不忍再折騰,只好將她松開,調整了一會兒才蓋上被子,輕輕摟著她準備睡覺。
余嫣然忽然說道“院里的通房丫鬟青梅也跟了夫君好些年,也該給她個名份了,不如明日便讓她來給嫣然敬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