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浩夾菜的動作一頓,宋朝是一個專賣制度極其發達的朝代,很多東西都有獨家經營,其實就是壟斷。
其中鹽和礦是大頭,同時也是占據了主要的稅收來源,按照仁宗時期來算,一年的鹽稅收入是340萬貫。
然而,專賣也導致了一個非常不好的現象,那就是偷稅,宋朝的鹽稅超過33,此外鹽引也需要通過打點關系購買。
久而久之,經營鹽的商家就動了歪心思,反正是要賄賂官員,索性就多賄賂一些,只要不超過33的稅率,就是賺的,大量私鹽搖身一變成了官鹽大張旗鼓的售賣,導致鹽稅收益大受影響。
之前趙宗全還不敢動鹽稅,因為鹽稅占了整個宋朝財政的6左右,要是鹽稅改革沒有做好,恐怕會動搖他的統治地位。
現在有了海運衙門的存在,光是海外商稅每年的收益都不低于1000萬貫,趙宗全自然也就有了掀開蓋子的底氣。
當然,鹽稅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里面的關系盤根錯節,要想改革肯定不容易。
秦浩想了想,低聲道“其實鹽稅改革重點不在事,而在人,官家這是要跟太后娘娘撕破臉了嗎”
太后娘家姓曹,出生將門,祖父乃是名將曹彬,官至樞密使,曹家的勢力極大,這也是為什么仁宗皇帝當初安排她跟韓大相公等人,掣肘邕王的原因,沒有足夠的實力要限制一位皇帝,無疑是癡人說夢。
顧廷燁的臉色一變,有些沉重的點頭“撕破臉說不上,不過太后必然不會輕易放手。”
趙宗全其實很聰明,第一個改革選擇的是鑄幣,這里面不牽扯曹太后的利益,所以只要獲得當朝相公的支持,基本就能辦成,趙宗全也的確憑借鑄幣改革,收獲了極高的名望。
此次秦浩進獻白虎,進一步鞏固了趙宗全的地位,所以趙宗全才有底氣跟曹太后叫板,那些鹽商之所以膽敢如此目無王法,必然跟曹家脫不了干系。
秦浩不打算牽扯到趙宗全跟曹皇后之間的紛爭當中,以他現在的地位,沒必要摻和進來,將來趙宗全跟曹太后不管誰贏,都離不開海外帶來的龐大收益。
“此事你也要仔細斟酌一二,能推就推,曹家可不是任人拿捏的軟柿子”秦浩叮囑道。
明蘭聞言也停下了快子,擔憂的看向顧廷燁。
顧廷燁沖明蘭搖搖頭,隨后笑道“此事應該用不著我,大概率會派小段將軍去,何況緝私衙門那邊也離不開我。”
兩天后的一次大朝會上,果然有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御史提出了改革鹽稅的議桉。
瞬間朝堂上的氣氛就變得詭異起來,群臣沒有一個人搭話,即沒人反對,也沒人贊同。
大家都不傻,這個御史明顯是被人推出來的炮灰,像盛纮就在那瑟瑟發抖,祈禱神仙打架千萬不要誤傷了他這個凡人。
果然,簾子后面傳出一聲怒喝“大膽,鹽稅乃是國之根本,豈可說改就改”
很快就有曹太后一派的人站出來訓斥這位御史異想天開,并且紛紛表示應該將這名御史拿下治罪。
此時,趙宗全卻開口了“諸公何必如此,朝廷設立御史的初衷便是要廣開言路,想我大宋還從未有為言而降罪的先例。”
這下原本鬧哄哄的朝堂重新變得一片死寂。
雖然鹽稅改革的議桉沒有通過,但是所有朝中官員都知道,一場暴風雨即將來臨。
趙宗全跟曹太后之間的交鋒也將愈演愈烈。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