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彥的話再度引發了一片喧嘩聲,就在幾乎所有領導與官員們莫名其妙時,下方專家和研究人員的討論聲就逐漸沸騰起來,甚至已經有不少的學者因為爭論而彼此怒吼與拉扯起來,就在他們打算讓人員進行詢問或者彈壓時,臺上的劉彥用力捶打了幾下桌子。
“好好說話我最討厭說不過就動手的人,席勒和他的那幫人到底是文人還是武人要不干脆你們都別來研究學問了,直接去打拳擊好吧”
劉彥怒吼了幾聲,這才壓下了下面的喧嘩聲,他這才慢慢放平了聲調道“我初聽聞時也甚感詫異,但是不能夠因為我的詫異就否認可能的真相,我們都是搞研究搞學問的,對于科學必須要以求真求實的態度來面對,就在得出了這個可能性之后,我和我的團隊調集了從四年前來到這片深空后,對周邊恒星系的所有映像資料,使用了超級計算機進行篩選,最終確認了這個距離我們九點七光年外的恒星系具備最高可疑性。”
“它的亮度在這四年里黯淡了百分之零點零六,而且這種黯淡并非是持續性的,首次記錄變暗后,第二次變暗是在一年前,也即三年間隔期,每一次黯淡百分之零點零三,這意味著什么我想諸位應該都知道了吧該文明很可能正在建造戴森球,或者是戴森球的變種建筑”
劉彥說完后,臺下一片死寂,而諸多領導和官員們私下里通話著,從彼此那里,從智庫團處獲得更多信息。
他們基本都知道戴森球是什么,畢竟這不是一個新鮮的科幻名詞,在許多和電影里都有出現過,只是他們對戴森球的意義并不是非常了解。
其中一個官員就問道“劉彥先生,如果這個恒星系里真有一個文明,而且這個文明正在建造戴森球,這到底意味著什么”
劉彥臉上就再次出現了剛剛的痛苦神色,他低頭道“意味著一旦對方發現并且確認了我們,那么立刻就會重演當初西班牙殖民者去到南美洲的情景,而這一次我們是土著。”
不單單是劉彥如此表情,深刻明白戴森球意味著什么的臺下學者們,他們基本上都是露出同樣表情。
一次工業革命的差距還可以想辦法拖延,對峙,或者是逃跑。
兩次工業革命的差距基本上是大層次跨越,而這很可能意味著他們連逃都逃不掉,甚至連對方如何殺死他們的都不知道。
這時就有智庫成員代表發言道“劉彥先生,從剛剛您念出的數據可以知道,這個文明很可能只是建造戴森球的初級階段,而且其建造速度非常緩慢,每三年也才讓恒星黯淡了百分之零點零三,這意味著三十年才可以獲得恒星百分之零點三的能量,三百年也才百分之三,完全建好戴森球,這個文明需要一萬年時間,這是不是意味著這個文明其實并非不可戰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