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在期待著黑洞反應堆試作型一號的建成,因為這意味著他們將再也不缺電了。
“還是缺能量啊。”
與民眾們所想象的不同,科學家們依然愁眉苦臉。
按照他們的計算,光石依照目前的科學知識與調教度,其算力一共有幾個等級。
第一個等級也就是一枚光石,其算力已經可以負荷現在人類的常規算力需求十倍以上。
但是對于探索科學科技前沿的科學家們來說,這樣的算力也就只夠普通的科學研究,想要突破到五級宇宙文明,那可就是遠遠不夠了。
第二個等級的算力是兩百八十枚光石所組成的計算陣列。
這個等級的算力會超過一個臨界值,從而可以虛擬出一個星河的所有宏觀與微觀之物,包括了對黑洞的模擬
一旦達到這個層次,那么從算力上來說就一定超過了四級宇宙文明,去到了五級宇宙文明的層次上。
也只有到達這個等級的算力時,科學家們才能夠以突飛猛進的速度向著第五級宇宙文明的科技層次邁近。
但這也只是以四級宇宙文明的科技向著五級宇宙文明科技邁近而已,若是想要走得更遠,那就需要更為重要的前沿科技研發
什么是前沿科技
牛頓時的萬有引力是。
愛因斯坦時的相對論時。
馬克斯普朗克,尼爾斯波爾,埃爾溫薛定諤等人時的量子力學是。
這些都是前沿科學,是跨越所處科技層次兩個大等級,甚至三個大等級的科學
這就需要第三個等級的算力,三千八百枚光石所組成的超算矩陣
甚至是將人類手中的三萬多枚光石全部應用上的虛擬宇宙矩陣
區區一座黑洞反應堆,怎么可能負荷得了這些
別說第三等級了,便是第二等級的算力估計都無法至少無法全功率負荷
科學家們焦躁啊。
但是路遠明第五次駁回了他們的四座黑洞反應堆同時制造申請。
怎么可能任由他們胡來
一座黑洞反應堆,對于四級宇宙文明來說已經是名副其實的奇跡建筑了
直徑達到了一百二十公里的建筑體,這已經是名副其實的巨構型建筑了,而且建筑內部可不是金屬直接澆灌,而是布滿了極為復雜的各種建筑單位元,這其實就相當于穩定型的人造黑洞了啊
那怕是以人類現在的工業水準,一座黑洞反應堆也需要建造一年時間,而且這還是全民投入的大建造計劃,再加上光石所負荷的智能程序協助,否則以普通四級宇宙文明還需要用到“濕件”的情況下,恐怕建造幾百年都有可能
時間上或許還不算夸張,但是物質消耗呢
一座黑洞反應堆的物質消耗就足以讓人類集團以萬倍光速前進至少五百萬光年
四座一起制造
這是想要類死全人類,然后帶著四座黑洞反應堆投敵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