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太后看著能不堵心原本一個處處不如她的人現在都快要跟她平起平坐了,她會舒心才怪了。
結果章惇在哲宗死后又要求哲宗的同母弟簡王為新君,這簡直是往向太后的心上扎刀子。朱妃已經有一個兒子為皇帝了,再來一個還得了她是神宗的正宮沒錯,但皇帝在有自己親生母親的情況下肯定是偏著自己媽的,這很正常,是人之常情。要不然之前英宗也不會在過繼給仁宗的情況下還要追封自己的親生父親,從而鬧出大禮議的風波。
明。
已經就繼統不繼嗣這一個問題和朝臣進行許久拉鋸的嘉靖跟找到知音一般,他拍了下大腿說道“本來就是人之常情。”
他有自己的父親,他父親還只有他一個兒子,他繼統不繼嗣又有什么錯他封自己的父親為皇帝又有什么錯
皇帝的父親當然也是皇帝了
他又充滿了勇氣,仙人都說正常了,這不是說明他的堅持是對的嗎他就是繼統不繼嗣。
aa
這種情況下,要是朱妃的第一個兒子再當皇帝,待遇直接壓她一頭怎么辦所以向氏是無論如何都不會答應簡王為帝的。
神宗還沒從兒子不長命的郁悶中緩過氣來就又聽到向氏如此私心,拿國家大事開玩笑,氣的他重重的拍了下桌子,怒斥道“荒唐”
選君怎么能憑自己的喜好而不是從能力出發
這向氏,真是
虧還是名門閨秀,宰相向敏中之后,居然也這么不堪。
aa
再一個就是,趙佶這人啊,會裝,也是個演戲咖,他在外邊雖然輕佻放蕩,但在向太后面前裝的可好了,也很會討向太后開心。加上他本人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聰明仁孝,向太后就更喜歡他了,一顆心也偏到了他那邊。還有一個點就是,趙佶親媽在他四歲時就死了,不像其他的皇子,各自的親媽都還有在,所以趙佶就算上去了,能做的也就是追封他親媽,對向太后本人的地位和待遇是造成不了什么影響的,所以種種因素下,向氏就選中了趙佶。
朱元璋聽的直搖頭,“真是婦人之見愚不可及,這么重大的事怎么能因為一時的私心置國家于不顧那宋徽宗是個好的嗎”
同時更加覺得自己禁止后宮干政是對的。
aa
之前就有說過,趙佶也是個演戲咖,所以他一上去時表現的可好了,他恭敬的請向氏垂簾聽政,接著又退還了百姓進獻給他的玉器,又把自己的內苑豢養的珍禽異獸全都驅散,完了還因為出現日食的現象而下詔求直言,儼然一副勵精圖治的模樣。
向太后十分滿意,啊,大宋的又一位明君啊,有仁宗之風,大宋中興指日可待于是垂簾聽政了幾個月后,就把朝政還給了趙佶。
趙佶親政后,因為向太后還在,所以他也不敢太亂來,就跟當時楊廣成為太子后依然在楊堅和獨孤伽羅面前裝的節儉純樸一樣,趙佶這會兒也還是裝著。但沒多久,向太后就死了。
她一死,趙佶就露出了本性,然后他就開始了他的敗家、孝順金朝爹的過程。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