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邦昌后邊是金人,有金人的兵馬,但他這邊也不是沒人,有各路勤王大軍。張邦昌呢,也確實是感受到了壓力,再加上宋人這時候對朝廷還沒有離心,他們還是認趙家皇帝的,所以張邦昌不得不還政于趙宋皇室。
張邦昌先是找到了身在民間門的哲宗廢后孟氏,孟氏的人生經歷也堪稱上傳奇,二廢二立,并二次在國勢危急之下被迫垂簾聽政,也是很罕見了。
這里稍微說一下她的人生,孟氏是宋哲宗的第一位皇后,是高滔滔給他選的,宋哲宗支持新法,高滔滔和向太后支持舊黨,兩方人馬一向不和。高滔滔在時,宋哲宗伏低做小,暗中隱忍等待,等到高滔滔一死,宋哲宗親政后就廢除了所有舊黨的人和事,孟氏也在其中。
找的借口是孟皇后在宮中行符咒之事,但問題是這事宋哲宗之前也是知情的,孟皇后跟他報備過了的,當時哲宗也說能理解,后邊卻翻出來問罪,只能說他是清除所有跟高滔滔有關的人和事,以此為借口而已。就跟劉徹晚年的巫蠱之禍一樣,不過是找了個借口鏟除太子背后的外戚勢力。
漢。
還在為徽欽二宗的孬種而生氣的劉徹轉眼就聽到天幕提到了自己,他愣了一下。
什么,什么,什么巫蠱之禍
鏟除衛氏外戚勢力
迎著衛青和霍去病疑惑復雜的眼神,劉徹連忙把頭搖的跟什么似的,“不可能咱們君臣相得,你倆是朕的大將軍和冠軍侯,朕怎么會做那樣的事”
其他大臣想的則是,像陛下您會做出來的事呢。
aaa
然后孟氏就被廢了,廢了后她出家當道士,號“華陽教主”、“玉清妙靜仙師”,法名“沖真”。
這樣的日子過了年,哲宗死了,哲宗死后徽宗上位,之前就說過向太后是支持舊黨的,所以她一上去,就恢復了孟氏的后位,然而還沒過多久,向太后就死了。她一死,朝中的朝政又偏向了新黨,于是孟氏就又被廢了。
也因為這次的被廢,不在皇家玉牒上,加上居住的宮殿接連失火,她搬出了皇宮,所以她幸運的躲過了金人的魔爪,真的應了那句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aaa
張邦昌找到她后,先是稱她為宋太后,接受百官朝拜,之后又稱為元祐皇后。孟氏得知皇室宗親只剩下趙構這一根獨苗后,忙派人聯絡,并下手書讓趙構繼承大統。
手書是這樣寫的“漢家之厄十世,宜光武之中興;獻公之子九人,惟重耳之尚在。”
說到這里我都有點心疼劉秀了,真倒霉,不僅廟號被隋煬帝碰瓷,就連趙構登基的詔書上都還要拿他做例子,他是招誰惹誰了要被這么對待
東漢。
深愛父親的明帝劉莊狠狠點了下頭,“就是。”
他父親那才是真的光復漢室,這趙構,他算什么啊憑他給金人當孫子嗎
aaa
然后趙構是怎么做的呢張邦昌第一次把天子玉璽送到濟州時,趙構哭著接受了,但不肯回東京,太危險了啊誰敢去啊要是被金人抓住了怎么辦接到孟太后手書時,他也還是沒接受,而是繼續南退,反正他現在也不怕到嘴的鴨子飛走了,家里就他一根獨苗了,不立他立誰啊
趙構繼續南退,一直退到南京應天府了他才停下來。這回他沒推辭了,他歡歡喜喜的辦了登基大典,成為大宋新一任的帝王。
所以你們看,他不是不想當皇帝,他只是嫌棄東京不安全,怕呆在東京城會被金人抓走而已。
趙匡胤臉色鐵青,然后祖宗基業,祖廟什么的都不要了是嗎
aaa
成為皇帝后,趙構跟他爹一樣,先是人模狗樣的裝了一段時間門,接著就原形畢露,開始了他逃命、討好金族爹的歷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