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這個,我們接著說趙構逃命的過程,趙構速度極快,那500騎兵沖進揚州時,已經追不上他,只能望江興嘆。
他是跑了沒錯,可憐了揚州的百姓,百姓們聽到金兵來了,嚇的傾城而出,踩踏致死者不計其數。等到金兵的大部隊進城匯合,揚州百姓的災難降臨了,金兵在揚州城縱火屠掠,燒殺搶劫,十余萬的百姓或葬身水底,或死于金兵刀下,僥幸未死的全成了俘虜。朝廷的大量財寶文物文書等也被金兵繳獲。
說真的,揚州的百姓是真倒霉,要沒趙構,他們也不會招致這樣的災禍,結果趙構一來,他們要么死要么成了俘虜,所以趙構是真的瘟神。
堂堂皇帝被說成瘟神,趙構氣的臉色鐵青,要不是礙于他還有所求天幕,希冀從她那里知道自己兒子的命運,他早拂袖而去了
aa
更可氣的是,都這樣了,趙構做的也還是卑躬屈膝的向金人求和。甚至為了得到金人的寬恕,他還錄用起了張邦昌的親屬,派人持張邦昌與金人約和的文書赴金營,以求得金人的原諒。真的不懂,為什么骨頭會這么軟,或者其實他根本沒有骨頭吧。
趙匡胤咬牙,他怒道“以后誰再說求和二字,殺無赦”
aa
他這樣,跟隨他的王淵和康履也好不到哪去,當時軍民對他倆很不滿,苗傅和劉正彥利用軍民不滿的情緒發動兵變。
劉徹眼睛一亮,立馬坐正了身子,“這將領終于忍不下去要造反了嗎那成功了嗎趙構死了嗎”
瞧瞧這份厭惡,真的溢于言表。
趙匡胤站了起來,成功了嗎
是因此帝位才傳到他那一脈的嗎不對,仙人說是因為不能生,可是這種情況好像也符合的上。
aa
他們直接斥責趙構信任宦官,賞罰不公,黃潛善、汪伯彥誤國,王淵遇敵不戰,卻因宦官而得到升遷等一系列罪行,接著又逼迫趙構交出王淵和康履等人,又要求趙構將皇位讓給三歲的兒子,朝政由隆佑太后垂簾聽政。
當時張俊,韓世忠以及劉光世等大將都領兵在外,趙構身邊沒人,他不得不按照苗傅和劉正彥說的辦,將皇位讓給三歲的兒子,自己則是禪位居住在顯忠寺,忍著,茍著,等著,等韓世忠等人來救駕。
可以說,苗傅和劉正彥這次兵變沒殺掉趙構是最大的失誤,既然都造反了,為什么不干脆一點一邊發動兵變,一邊卻又幻想趙構會放過他們,哪有這么好的事趙構是那樣寬宏大量不計較的人嗎
最后的結果是趙構復辟成功,再次當上了皇帝,而得到趙構免罪“鐵券”的苗傅和劉正彥則是慘死。
所以說,造反就要有放棄掉一切幻想,投入到戰斗中的思想覺悟,否則,就還是不要起兵了,不然倒霉的還是自己。
南宋。
正值苗傅劉正彥發動政變的時候。
苗傅和劉正彥在朱勝非的勸說下同意趙構復辟,趙構眼里淬著毒,心里也恨得馬上處死這犯上作亂的兩個逆臣賊子,但韓世忠等人還沒來,他只能先忍著。
趙構笑,笑的和藹大方,但笑意卻沒延伸到眼里,他扶起請罪的苗傅和劉正彥,口說他們無罪,接著又賜下免罪的“鐵券”,“有了這鐵券,二位卿總能知道朕的心意了吧”
下一秒,他們的耳邊就響起了一道女音「趙構是那樣寬宏大量不計較的人嗎最后的結果當然是趙構復辟成功,再次當上了皇帝,而得到趙構免罪“鐵券”的苗傅和劉正彥則是慘死。」
氣氛就尷尬了起來。
趙構連忙擺手,“朕不是那樣的人,二位卿要相信朕,切莫被那賊人蒙騙了去。”
可是苗傅和劉正彥卻不敢再信了,至少沒那么信了,天幕從出現到現在,所說的都跟徽欽二宗做的一切都對的上,那他們倆的命運應該也不會錯。
他們痛惜君王被小人蒙蔽,不想君王再這樣下去所以才發動兵變,君王也說了不計較他們的罪,結果卻食言殺了他們。
苗傅和劉正彥不想死,他們對視了一眼,都從彼此的眼里看到了一樣的意思要不,殺了吧
殺了趙構。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