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安城一場大火過后,燒的官民廬舍,盡數成灰,順帶也燒毀了城中衙署,不少官府差人、巡檢司的人馬也被燒死。
最后,連知府盛慶之也不知所蹤,盛府也在大火中被焚燒一炬,火災猛如虎,青壯老弱人俱燔死,無一人活命。
鎮北王宇文家立刻派出人馬,在第一時間接管了歲安城中的事務,并發報給撫臺衙門,要求接濟的事務,并且一邊安撫民眾,一邊派人調查歲安城那一夜的事態。
同時,京城的斬妖司也察覺到歲安城事有蹊蹺,楊云驕的尸體很快被人找到,他伏尸之地,身下的泥土上刻著“泥教、屠獨”四個大字。
勘查尸體之人斷定,這應當是楊百戶死前,暗中藏下的重要信息。
后來,斬邪司在歲安城外的一座坍塌的山神廟里,發現了楊云驕的幾個手下,由尸體身上的傷勢能夠判斷出來,這是死于泥教的四方壇使之一的“蓑衣虎使”屠獨之手。
由此,鎮北王宇文家與斬邪司都認為這個案子與泥教有很大的瓜葛,但是在案情上有了嚴重的分歧。
宇文家接管歲安城后,也對這起案進行了跟進,宇文家那邊懷疑,殺死楊云驕,制造歲安城大火的應當另有其人,泥教只是背鍋俠,是被別有居心之輩暗中栽臟嫁貨,其用意是為了轉移視線。
斬邪司并不這么看待,在斬邪司看待,這事情很明覺,楊云驕意外發現了泥教在北府州的陰謀,為了斬妖除魔,與之展開一場大戰,不敵后被殺。
斬邪司中,不少最低層的人員都在議論此事。
“楊百戶無疑是正道楷模,他死于邪教妖人之手,鎮北王宇文家還在此事上做文章,實在是令天下人心寒”
有人氣得咬牙切齒。
“宇文家的判斷怎能如何伍斷,而且若是沒有證據,怎么個斷定事有蹊蹺,山廟里那幾具尸體的背后,可是都刻著火佛修一心薩嘸哞八個大字,這不是明擺的鐵證嗎”
也有一些人搖了搖頭,對北關道的舉動感到疑惑。
“可不是嗎”
有人陰陽怪氣的開口道。
“北關道一向被宇文家所宰制,不允許其他勢力輕易插手,連撫臺衙門都被架空,整個北地好似被他宇文家管理的鐵桶一塊。”
“這些年來,那些邪教妖人、左道之士頻頻在東離道、南陵道招惹事端,舉兵發事,滋擾事端,使地方上不得安寧嘿嘿,偏偏只有北地北關道不受影響,我還道是宇文家管理有方,搞了半天,這北地也是藏污納垢之地”
似乎這些在白玉京的斬邪司內部流傳的言語,不知怎么真的被北關道的宇文家聽到了很快,從鎮北王府那邊就有了新動作,宇文家直接向血律司遞交了一份密函,這份密函直接落到了掌管血律司的第四皇子手中。
這份密函透露出一個驚人的消息,那就是知府盛慶之有極大的可能是道門重陽宮的“道子”,這個消息一傳出來,就引起了軒然大波。
“盛慶之恐與重陽宮有所牽連,此事還在徹查之中,若是無誤,那么歲安城一案中還有重陽宮插手的跡象,此案疑點重重,還需進一步勘察”
密函一經曝光,各方就風起云涌。
“重陽宮,怎么又牽扯了重陽宮”
“這就麻煩了,朝廷自身因為泥教的事情,東、南兩道早就自故不暇,萬一因此惹上道門勢力”
“這恐怕不是什么好跡象,重陽宮難道真要入世還有
,盛慶之一個知府,竟然敢如此大逆不道,與道門牽扯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