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密室+黑色幽默的犯罪片,前期足足一個多月的時間,各種宣傳,而且,是非常好萊塢式的宣傳,訪談節目、放映活動、大曝光率活動——
這樣一種全球同步上映的電影,宣傳方式也必須采取最能大而泛之的方式。
比如,雖然主創是去韓國做宣傳,但在韓國的宣傳內容,也能輻射韓國之外的地方。
這也是為什么說只有好萊塢能夠推出全球巨星。
很大程度上,巨星制造仰賴的是全球發行和宣傳能力。
用顏良主演有一個好處,他有一部《老友記》,大家對他的臉還是熟悉的,就算沒有看過這部劇,也看到過他的形象,形象不陌生。
而這部電影里,除了他,還有阿爾內·博古特這位好萊塢小生,以及斯卡蒂·塔夫脫這位曾獲得過奧斯卡提名的現爛片之王——
這兩個人的名字,讓電影非常具有“國際”特征,這是《捕蠅紙》這部電影在韓國、日本等非常“偏愛”好萊塢電影的市場,獲得影院支持的重要條件。
而坦尼亞·貝利這位獲得過柏林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的德國女演員,又是演技保證,是給電影“提質”的。
加上泰國“當紅一姐”彩娜,一眾演員組成的“全明星陣容”,讓《捕蠅紙》在11月這個稍微冷淡一點的檔期,明明是低成本制作,卻有了大片的架勢。
《捕蠅紙》在中國首日票房2400萬,首周末一共獲得7500萬的票房,略低于預期,但也在射程范圍內。
就像陸嚴河一直強調的,《捕蠅紙》這個題材類型,在中國市場,票房天花板比較低。
這種類型片,不可能獲得特別高的票房。但是,只要口碑不錯,慢慢發酵,后續走勢不拉垮,一般還是能夠拿到3-5億票房的。
而《捕蠅紙》的票房,主要看全球。
像這樣在單個市場票房上限較低的類型電影,就需要靠多個市場來收割票房。
在北美,《捕蠅紙》首周末票房1320萬美元。
在英國,首周末票房210萬美元。
在德國,這個數字是110萬美元。
乍一看上去,這部電影似乎在每一個市場的票房成績都不算出色。
很多媒體沒有等匯總成績出來,已經開始“唱衰”,說陸嚴河的票房神話崩了。
但是,這個時候,靈河卻發布了一條喜報:
《捕蠅紙》在全球八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同步上映,一共有13個市場首周末票房突破百萬美元。
隨后,票房統計一出來,《捕蠅紙》全球首周末票房成績竟然開出了3820萬美元的成績。
北美那邊的媒體可不跟你玩“拋開成本談票房”那一套。
這部電影的制作成本只有1000萬美元,不算宣發,這部電影光靠全球首周末票房就開始盈利了,這樣的電影還不叫成功?
陸嚴河則做了一件事。
他把《捕蠅紙》在全球八個電影評分網站的開分數字做了一張截圖,在自己的各個社交平臺發了出去:
——登臺唱戲,賺的就是吆喝!電影才剛開始上映,終點在哪,走著瞧!
張揚,甚至是張狂。
然而,《捕蠅紙》清一色的好評,實打實地撐起了陸嚴河的張狂。
這部風格自成一派的電影,在觀眾們口口相傳的口碑之下,跌勢非常夸張,在北美,甚至保持在個位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