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真正的有錢人,但凡高調的,長期生活在中國的,就沒有一個善終的。
直到這一刻,盧慶珍才反應過來,陳梓妍的擔憂,不是基于陸嚴河與現下的這些狀況。
陳梓妍說:“很多人都以為,在乎錢的,都是沒有權的,所謂的財帛動人心,是層次不夠,才見錢眼開,事實上,說到底,還是錢,是利益。人人知道陸嚴河的項目能賺錢,跟人人知道陸嚴河賺了多少錢,這是兩個概念。一個藏身于眾人中的靶子,和一個被單拎出來的靶子,也是兩個概念。”
盧慶珍問:“那怎么辦?”
陳梓妍說:“先別架在火上烤吧。”
-
陸嚴河過去幾年做的一筆筆捐助、慈善,做的一樁樁公益性投資,都由各個平臺、個人公布了出來。
第一,陸嚴河特別在乎貧困山區的孩童,尤其是醫療與教育。
第二,陸嚴河非常熱愛自己的行業,過去五年以個人名義投資了不下二十部文藝片,基本都虧損了,但即使虧損也還是接著投。
第三,陸嚴河一直在以校友身份回報振華大學,無論是學校捐錢,還是定向支持文學院一些老師們研究的冷門絕學。
……
先用這些新聞,把陸嚴河從一個讓人眼紅的“印鈔機”形象里拉回到正常狀態,然后,靈河主動公布了公司和陸嚴河的繳稅記錄。
隨后,陳梓妍再找了一些專業的、粉絲量較大的經濟相關博主,點出“陸嚴河在很多可以通過公司繳稅來避免稅率更高的個人所得稅時,都沒有選擇合理避稅,而是繳滿了自己的稅”。
這是為了凸顯陸嚴河知法、守法,而且愿意多繳稅。
把這些步驟都完成了以后,才有深度分析稿,去向大眾分析,為什么陸嚴河可以賺到這么高的收入?
這是為了最根本的——
讓高收入合理化。
-
在沒有人把這件事當成一個公關危機來處理的時候,陳梓妍的動作其實讓靈河甚至是陸嚴河團隊的部分人都有些疑惑,覺得陳梓妍過于上綱上線。
但陸嚴河毫不懷疑陳梓妍的判斷。
陳思琦也一樣。
尤其是到一個星期之后,網絡上大家再提起陸嚴河的收入這件事,主要的風向已經變成了那是陸嚴河自己能賺到,沒有什么好嫉妒的,要是嫉妒,他賺錢的方式都已經擺在明面上了,任何人都可以去賺。
只要你能寫出全球賣座的電影劇本,你能主演全球賣座的電影。
陳梓妍的那些公關方式,一環接著一環,才讓這樣一個高收入合理化的結果成為人們情感上可以接受的結果。
-
而在張悅真的辦公室,她一臉難以置信地看著坐在她面前的三個人。
他們都是跟她合作了很多年的經濟顧問,這一次靈河公布了公司和陸嚴河個人的繳稅清單,張悅真第一時間讓他們去檢查核對這些數據,尤其是針對陸嚴河的個人繳稅,翻了個遍,就是想要從里面找出一些問題來。
只要陸嚴河的稅務有問題,那甭管他現在多優秀,多牛,都必然做不成演員。
但是,張悅真也沒有想到,靈河敢發出來的東西,又怎么會有問題。
更不用說,陸嚴河的稅務情況一直干干凈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