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靈河制作的小成本電影,制作經費1200萬,靈河又拿了1000萬用于宣發,成本總共2200萬。
按照常規的計算公式,這部電影需要在院線拿到6600萬的票房,才能夠實現盈利。
但是,靈河的電影,都不是只靠院線來回本的。
電視臺播放權,從央臺到岳湖臺,前面三輪的播放權都已經賣出去,一共賣了600萬人民幣。
海外發行權,已經賣了美國、泰國、日本、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六個市場,雖然不是買斷,所以保底價比較低,加起來也有350萬美元的收入,光是這里,也有將近2500萬人民幣的收入。光是目前已經賣出去的海外發行保底金,就已經把成本收了回來,開始盈利。
-
“所以說,做買賣,還是要把市場搞大,不能光靠一棵樹結果子。”
李躍峰對這部電影有多上心呢,不光是靈河自己安排的宣傳行程,配合度極高。
他自己也動用了大量的人脈、資源,包括兩本時尚雜志的拍攝,都專門是圍繞《尸相》主題來做的。
《尸相》的票房預售數字很漂亮,都沒有到四月,票房預售就已經破了千萬。
《尸相》在北美的發行商不是綠谷,而是d19。
因為d19做恐怖驚悚片是業內頂級的,徐天明認為《尸相》交給d19來做,更有保障。
d19也很給力,在錯過了《活埋》之后,他們專門請了頂級的配音演員來給《尸相》配音,又給安排了一場漫展的宣傳活動。
在北美,漫展是曝光非常大的宣傳窗口。
李躍峰等人在北美并沒有什么名氣。
但是,d19也很能搞噱頭,對他的形容是“在中國,他是和陸嚴河、李治百、顏良同一級別的演員”,對《尸相》的形容是“《活埋》之后,又一部中式驚悚電影”。
而對于這種電影,電影有不有名就不是太重要了。
畢竟,恐怖片愛好者很多人都聽說過《下水道美人魚》,有幾個人是因為它是某某演員出演而去看呢。
好萊塢電影宣傳,最大的特點就在于這里。他們很清楚,哪些演員是真的有票房號召力,所以要在宣傳中凸顯,而其他的演員所參與的宣傳,都是為了凸顯電影的某個特點、特質,而不是演員本身。
這也是陸嚴河現在要求靈河在做影視劇宣傳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的。
一定,一定不能把明星作為宣傳的終點,明星永遠是宣傳的介質,而不是宣傳內容本身。
看一部戲的大多數,是沉默的、不在乎明星的大多數。
路人盤,才是關鍵。
-
《尸相》這部中小成本電影,因為上映時間基本一致的關系,也開始了全球宣傳模式。
這樣做其實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節省宣傳經費。
每個市場的發行方,都可以借助其他市場的宣傳要素,省掉很多的人力、物力以及錢。
李躍峰從美國的宣傳結束以后,都沒有回國,而是直接去了日本。
日本也是一個驚悚片票房大市場。
在日本,跳起來這邊幫他聯系了日本一家非常有名的恐怖驚悚類雜志的封面拍攝。
除此之外,李躍峰也現身日本的一家漫展,以電影人物的形象,簽售電影海報——
他在日本還是有知名度和粉絲的。
-
“我怎么覺得《尸相》這部電影,仍然能夠在全球市場拿到很高的票房?”
私下,黃太跟黃仲景說。
黃仲景說:“靈河現在已經把全球渠道給鋪開了,尤其是他們現在每部電影,都可以做到好幾個海外市場跟國內一起上映,集中宣傳,一部中小成本的電影,可以營造出大片的架勢,怎么比,沒法兒比。”
黃太:“唉,辛辛苦苦做這么久的電影,沒有人家兩三年的場子大。”
黃仲景:“他的眼光、格局確實也更大,敢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