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孟令都這樣說了,陸嚴河也就重新又讀了一遍。
這一次,抱著對結尾的解讀,陸嚴河專門去關注了一些細節的部份。
然后,頭皮發麻。
第一遍讀這個劇本的時候,他覺得這一家幾口人,日子樸實、寧靜。
但是,抱著為什么會發生結尾這件事的疑惑再去看前面的故事。
有幾個地方,突然就顯得不對勁起來。
一個地方是:
故事的開頭,這家家主接待了好幾個來訂船的客人。
與此同時,在內宅,這家的大女兒坐在屋檐下流淚,她的弟弟過去安慰姐姐。
在他們的對話中可以得知,她之所以流淚,是因為她的丈夫因為溺水死了。
后面,有人來訂貨,跟這家的家主閑聊,說起數月前另一家做船的當家人因沉船溺死,以前都是去那家訂船,現在方圓數十里,只有他們這一家還做船。
另一個地方是:
大女兒帶回家的孩子——當家的外孫,很小的年紀就展現出了做船的天賦,還得到了當家的夸獎。
相反,這家的小兒子雖然沒有被他父親當面的辱罵和羞辱過,但從很多細節都可以看出來,他父親對他的不滿意。
只不過,從劇本呈現的信息來看,這家的小兒子是一個性情很溫吞的人,也是一個脾性很好的人。
他作為舅舅,對自己的外甥也很有耐心,很照顧,一家人一起在河邊摸貝殼的時候,外甥不小心落水,是他因為及時關注著外甥的動靜而眼疾手快地把他救了起來。
外甥高燒不退,他連夜翻山請來了大夫,救了外甥的命。
-
注意到這些細節以后,陸嚴河腦海中就已經勾勒出了一個劇本背后的故事。
這家的大女兒嫁給另一家做船的當家人,而這家的家主為了搶生意,在他女婿的船上做了手腳,害死了他女婿。
所以,原來他女婿家的那些客人,才將訂單轉了過來。
而他們的父親為了趕盡殺絕,也幾次想要害死他的親外孫,無論是溺水,還是高燒,都是他做的手腳。
-
注意到這些之后,陸嚴河再接著往后面看。
更多的對話和故事留白,都在印證陸嚴河的猜想。
姐姐因為鄰里的閑言碎語,要帶著孩子搬回原來的家——
他們的父親板著臉讓他們留下,不準走。
姐姐的婆婆
來看望他們,提出要帶他們回去、畢竟是他們唯一的血脈時,他們的父親以“兩個女人立不起門戶、扶不起新當家人”為由,讓自己的女兒和外孫留下來,他會好好撫養,待外孫長大成人之后,自然會去繼承家業。
陸嚴河第一遍看的時候,真以為這是父親不善于表達關心和愛,所以才表達得如此得別扭,本意是對自己女兒和外孫的關心。
這一遍看,卻看得遍體生寒。
一個下雨的夜晚,兒子去給還沒有上漆的木材蓋油布,撞上了抱著外甥從女兒房間出來的父親。
外甥已經熟睡,依戀地靠在他的懷里。
他說:“這幾日你姐姐一直睡不安穩,小孩子夜里尿多。”
第一遍讀,陸嚴河感受到的是一個不善言辭的、沉默寡言的父親的愛。
現在細想,打著雷、下著雨的夜晚,進了房間,竟然都沒有驚醒姐姐和外甥——
這不奇怪?
幸好被他碰上,這個同樣不善言辭、溫吞的兒子,為了讓自己的父親睡得安穩,堅持把外甥抱到了自己房間。
如果沒有碰上呢?
是溺水和高燒之后,又一個意外嗎?
-
太多隱晦的、留白的、不直接呈現出來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