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給他們蹭上了。”
陳梓妍都很無語。
“陳品河主演嘛,拿這個票房也不算什么。”盧慶珍看陳梓妍氣鼓鼓的,不禁笑著安慰,“而且,又不是首日破億,靠著中秋放假,首日票房也才兩千萬多,這部電影的票房總共估計也就1億出頭了。”
“對一部文藝片來說,還不夠好嗎”陳梓妍嘆了口氣,癟著嘴,“我想上手段了。”
“上什么手段”盧慶珍說,“搞他”
“嗯。”陳梓妍說,“他既然用這種手段搞《定風一號》,他難道覺得自己可以獨善其身嗎”
盧慶珍:“那你準備怎么搞”
陳梓妍說:“很簡單。”
-
——陳品河在《鋼琴家》劇組耍大牌,整個劇組都圍繞著他打轉,服務他一個人。
——他在片場,頻繁地改劇本,把很多角色的高光時刻,全部都改到了自己身上,所以,《鋼琴家》成了他一個人的獨角戲。
——這一次《鋼琴家》在威尼斯拿獎,陳品河是最不高興的那個人,他本來以為自己是能夠拿最佳男演員的,然而,影片口碑爭議如此之大的情況下,卻是影片拿評審團特別獎。
——所謂評審團特別獎,就是評審團不想給獎,但是評審團主席特別想要給某個影片獎,就會給這樣一個獎。
……
網絡上,鋪天蓋地地出現了對陳品河的攻擊。
并不是多么實質性的攻擊,卻都是負面的,而且,是那種很容易被人“聯想”的。
盧慶珍問:“你這手段,看著比較的輕啊這對《鋼琴家》有什么實質性的傷害嗎”
“我在乎《鋼琴家》干什么這部電影的質量就擺在這里,誰都知道拍得平庸,拿1個億的票房也只是平庸之作。”陳梓妍說,“我攻擊的是陳品河,這貨既然敢用下三濫的手段來對付《定風一號》,那他也別裝什么藝術家。”
盧慶珍說:“但是,藝術家有點壞脾氣都是很正常的。”
“藝術家有壞脾氣很正常,但藝術家不能跟別人好好合作,甚至刪掉別人的戲,加自己的戲,這可不正常。”陳梓妍說,“《鋼琴家》的導演鄭希莫跟陳品河鬧得很僵,你不知道吧”
“啊我還真不知道,這是怎么回事”
“鄭希莫的劇本被陳品河改了很多地方,而且,在片場,都是陳品河說了算。”陳梓妍說,“只不過這部電影是陳品河和張悅真公司出品和主投,很多的消息都被捂住了,這一次去威尼斯,鄭希莫的采訪都很有意思。”
“他的采訪說什么了”
“他說,做一個電影導演,一直清貧,除了精神自由,什么自由都沒有,包括創作自由。”陳梓妍對盧慶珍眨了眨眼睛,“我在安排人討伐陳品河的時候,就用上了這一條采訪內容,但是這么久過去了,陳品河那邊也沒有人站出來澄清這一點,至少如果鄭希莫跟陳品河合作愉快的話,不至于一句話不說吧”
盧慶珍:“你詐他呢”
陳梓妍:“是啊,反正就是編材料、寫小作文嘛,似是而非,欲言又止,斷章取義,興風作浪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