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戲是文戲,但在電影中其實只是充當一個“背景介紹”的作用,對兩個演員來說,完全沒有任何難度。
不過,對陸嚴河來說,今天是有點難熬的。
因為他自己的劇本就是這么寫的——
k探員讓詹姆斯考慮到第二天黎明,然后,詹姆斯就一直坐在椅子上,從日落,到夜幕升起。
這一幕是詹姆斯要做出人生決定的時刻。
電影原版拍得其實有點“詩意”,用了好幾個動作剪影,組合在一起,以時間流逝而他原地不動,表現出他內心的煎熬與猶豫。
陸嚴河是覺得這組鏡頭拍得很美的,所以想復刻。
符愷也很贊同這個想法。
所以,陸嚴河白天拍完跟西克的對話戲之后,還要自己留下來拍日落以及夜幕升起的幾場戲。
表演難度不大,就是熬時間。
-
符愷是希望這場戲一天拍完的。
以兩個演員的能力來說,也完全可以一天拍完。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因為外景,如果天氣不好,沒有好的天光,拍不出那種黃昏的剪影,那就等繼續再找時間。
事實上,陸嚴河進組后的第一場戲,拍攝確實順利。
陸嚴河對電影原版這場戲的印象很深刻。
因為詹姆斯和k探員的表現形成了很鮮明的對比。一方面,詹姆斯坐在k探員的對面,在對話的過程中,頻頻轉頭觀察四周,那種世界觀受到巨大沖擊的失措感與下意識的警惕在威爾史密斯的眼神中給得非常準確,又沒有表演感;另一方面,k探員的松弛、淡定、從容,是另一種姿態——全程絲毫不擔心被人偷聽,尤其是最后起身跟詹姆斯道別,中間還有幾步是一邊倒著走一邊跟詹姆斯說話。
在涉及主角成長的電影里面,總要有那么幾個“不同凡響”的觸及心靈時刻。
在《黑衣人》中,這就是那個時刻。
-
演《黑衣人》,陸嚴河一直警告自己,一定不要把它演得過于復雜。
大家來看這部電影,不是來看你人性的幽微的。
它只能成為你飾演這個角色的某幾個瞬間,而不是大段篇幅。
它跟《焚火》這樣的電影還不一樣,后者還是將自己包裝在了一個傳統嚴肅敘述的史詩框架里,只是題材是魔幻而已。
但是《黑衣人》是正統的漫畫風格。
它是在漫畫風格和節奏上,去用百分之百嚴肅和嚴謹的細節,構建它的世界觀,讓它更加可信。
除此之外,它跟嚴肅、嚴謹半毛錢關系都沒有。
然而,大概是因為剛從《原來的父親》劇組出來的原因,這一段很簡單的文戲,陸嚴河一旦正兒八經地開始演起來,總是不由自主地去表現他詹姆斯此時此刻要做一個重大決定茫然、矛盾和猶豫,甚至眼神里的情緒都非常之濃烈。
陸嚴河自己去監視器看的時候,都知道他的節奏不對。
拍了兩遍,陸嚴河都沒有找到那個準確的狀態,那個屬于青年的、漫畫的、要加入一個秘密組織前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