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因為《捕蠅紙》獲得成功,萬青青現在也是好萊塢比較受關注的制片人。
除了《捕蠅紙》,今年六月即將上映的《戀戀筆記本》,以及《黑衣人》,萬青青都是靈河方的制片人,參與了電影的部份工作。
她現在的職位是靈河的北美ceo。
萬青青現在主要做兩件,一是代表靈河制作陸嚴河在好萊塢的項目,這樣的項目,一般都是參與制作,二是在好萊塢找好項目。
這讓她現在的工作有點像一個傳統的好萊塢制片人。
一個傳統的好萊塢制片人,首先要找到一個好故事、好劇本,或者說,一個idea,然后,去拿到一筆初始資金,可以讓制片人找到編劇,將它改編成劇本。
很多時候這個初始資金是制片人自己墊付。
有了劇本,就去找適合的導演,討論合作的可能性,再然后,慢慢地搭起一個劇組。
這個過程中,制片人所扮演的角色跟很多人的理解并不一樣。
萬青青因為自己做了《捕蠅紙》這個項目——這個項目就屬于她一手拉大的孩子。事無巨細,全都要管。陸嚴河就只是提供了一個劇本,以及制作費。可以說,萬青青最后把《捕蠅紙》這樣一個項目成功拉扯長大,最后又成功地取得票房上的成功,她就跟經歷了一段取經路一樣,最后蛻變了、成長了。
接下來跟索倫合作的《戀戀筆記本》和《黑衣人》,萬青青都只是作為靈河方的代表,雖然有制片人之名,排序卻靠后,實際上在劇組的參與程度也不高。盡管如此,萬青青卻必須將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到這幾個項目上,哪怕能夠讓她做決定的東西很少。對靈河而言,《戀戀筆記本》和《黑衣人》都是公司發展的重要環節。
對萬青青來說,過去這段時間,是她想要大展拳腳、大干一場卻有點被困住的階段。
但這些事情,萬青青都沒有跟陸嚴河說過。
她知道這些事情應該由她自己消化。
她也知道,她在這個年紀,已經獲得了其他人難以想象的資源。
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
因為她的職位,以及她在靈河的地位,連好萊塢這邊都有人在揣測,她是不是陸嚴河的女人。
在好萊塢,這樣的性別歧視更加嚴重——當然,更加無形,因為一旦有形,就會遭人譴責。一個年輕女性,能如此快地走到高位,擁有常人所無法調動的資源,而且不是一個符號式的擺設,她一定有她的能力,但她也一定不僅僅是靠自己的能力——
這樣看似認可她能力的偏見,比簡單膚淺的“靠男人上位”的偏見,更令她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