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兩個女孩兒送了自己做的荷包什么的,也都挺精致。
溫老太太趕緊說“你們小姐兒幾個,把給姨母做的也拿出來肯定是比不過貞娘她們的,但躲也躲不過去,丟臉要趁早”
“呵呵,姑母,您說什么呢”宋太太笑的前仰后合的。
眾人也都笑了起來。
溫嬌送的描金折扇,扇子是買回來的,扇面兒上原本就有字,買回來,她只要用金粉描一下就成。
溫老太太看了,搖頭苦笑“這丫頭的手,拙的呀”
溫嬌卻不在乎,打開了給宋太太扇了扇,“姨母,這可不是一般的扇子,您聞聞這香味兒好聞吧”
“好聞”
宋太太接過來扇了扇,“嗯,真是好聞”
溫婉送的是絡子,上面帶了六顆沉香木珠,也能聞到香氣。雖然不是上等沉香,但價格也不便宜,好在用的不多,不然溫婉是會心疼的。
溫蘇最是摳門,她抄的經書。知道宋太太信佛,抄這個總是不會有錯的
最后,終于輪到溫語了。
她兩手捧著本書。
宋太太接了過來“語丫頭,這是什么”
“姨母,這是語兒給您畫的”
宋尚身子往前,娘兒倆腦袋湊在一起看。
打開第一頁,畫的是坊市,街上鋪子林立,人來人往。
第二頁,有個小童,在坊市里跑著玩,看到人殺豬,就站著看熱鬧。
再翻,那個小童又去了隔壁,有人在吆喝賣貨,他好奇張著小嘴。
然后,他母親看到了,回家收拾包袱,搬家了。
宋太太一下子看明白了,“這個我知道是孟母三遷”
她在閨中之時,是不認字的。
出嫁了,也沒學。
后來丈夫死了,她得看賬啊,不得已,學了些字。她人不算聰明,心情陰郁,擔驚受怕。狠命學,也只會看看賬,合同都看不下來。
兒子長大掌權后,她大松心了,把學的那些又都還給先生了。
讓她讀書是不行的,但一看這畫,就立刻知道說的是孟母三遷的故事了
再仔細看看,又愣了,這小童竟然就是兒子小時候的模樣
而看那孟母與自己年青時,也有六分相似
宋太太一下子就明白了,眼睛紅了
宋尚看到此,心潮起伏,她有心了
溫語遞給宋太太一張帕子,“姨母,表哥有今天的成就,都是姨母您的細心教導您是溫語最為敬佩之人”
這一句話說的,讓宋太太想起那些歲月的刀光劍影。宋家人里,有想害死他的,有想占他便宜的,有想往歪路上引他的。
是自己,護著,管著,領著,教著
對她這么個沒什么本事的寡婦來說,并不容易。
可最終她看著眼前的兒子他成了比他爹更為出色的人
這些,都是自己的功勞
宋太太拉著溫語“阿語你是個好孩子。”
宋尚心里也是又甜又澀,怕流露出自己的情緒,不敢看溫語,眼底微濕。
韋氏走了兩步過來,淡淡一笑“溫大表妹,還真是用心呢”
對,我故意的“謝謝表嫂夸獎”溫語嬌媚一笑。
韋氏還想說什么,就看丈夫從婆婆手里接過那本畫冊,仔細的看了起來。
溫老太太坐在那兒,溫語得宋太太的肯定,她應該是高興的。
可這心里,怎么這么酸呢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