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陣的水花,魚來搶食了,圓圓看到,咯咯的笑起來。
溫語不再多說,咪眼看了一會兒,就開始下筆。
祁夫人見今天的溫語,梳著姑娘們愛梳的發髻。只是她的頭發多,又長,梳起來的格外好看。只用幾只小東珠釵別著,兩只小小的銀鏈吊東珠耳墜兒,在臉頰旁邊輕輕晃動。
珠子算不得好,但很襯她。
兩條漂亮的長眉,一雙沉靜的大眼,垂下眼眸時,密密的眼毛掩蓋著神采。
一身青色印暗梅花紋的交領收腰衫裙,式樣非常簡單,材料倒還不錯,帶一種柔柔光澤。
整個人,就像是冬日案頭水仙似的,靜謐而甜美
她要作畫,所以露著小小一段皓腕,戴著玉鐲。
那執筆的樣子哦
她在畫圓圓,卻不曾想,自己就是一幅畫呢
祁夫人的手,不由也動了動。
那個旁邊給她打下手的姑娘,幫著選顏色,收拾筆。看樣子,平日沒少做這樣的事。
祁夫人身邊一人,跟她咬耳朵,“這個姑娘,是張知府的堂侄女兒張未青。前些日子,您見過一回的。”
“哦是嗎可我怎么不記得了呀”祁夫人納悶。
“當時十多個姑娘,您可能沒留意這姑娘落落大方的。張家家風極好,若不是早年得罪過人,早升上去了。”
祁夫人再仔細看張未青面目清秀,身段苗條,眼睛里帶股靈性。
態度沉靜,動作干脆。猜到溫語會需要什么,并妥當準備,并不去打擾她。
整個人溫柔而有主見,還不奪人風頭。
嗯,真不錯。
要說這人哪,還得處起來看。單看秦憐月,只覺傳說中的西施,也無非如此。可,她算是個什么呀
溫語已經在幾個小盤子里合了一下顏色。
就開始動筆了,先用了只粗筆,沾了很淡的顏色,三下二下,先虛虛的勾勒出池塘和圓圓的樣子。
然后開始添。
一筆一筆的又輕又快,非常自信,絲毫感覺不到她的猶豫和遲鈍。
一會兒用墨筆,一會用彩筆。
刷刷點點的畫上一段時間,才轉頭看,傻圓圓咯咯兒的笑著,十分開心。
然后,她就換顏色換畫筆。
畫的極沒章法,還不細膩,甚至還有些雜亂。
“哎喲,還有這樣的畫法”有姑娘圍了上來。
“是啊,這么快”
祁夫人自己的畫功就很不錯,對畫的鑒賞力也是相當高的。
因為,她雖然出生武官世家,可她母親卻來自嶺南的魏家,幾百年的書畫大家。
早年父親,因故救了母親,一眼相中了人家,死皮賴臉的求到了手要不然,兩家家世,通婚是不可能的
母親畫得一手好畫,且喜名作。
父親疼老婆,收藏了很多。
小時候,母親手把手的教過自己可惜,她天分有限。而兄弟也跟父親一樣喜武
所以,沒了傳承唉。
不過,祁夫人的畫技雖然一般,但十幾年的熏陶,眼光可練出來了的。
她一看這位溫姑娘,就知道沒經過名師指點,畫技畫法也不入流。
剛開始感覺亂,簡直不知道她在干什么。
但眼見著,池塘的輪廓出來了,頭發出來了,再一勾,圓圓那蘋果般的小臉兒也有了
整個畫面,就開始清晰了。
這個畫法太過隨意,可不是能教出來的。
母親若是看到,不知道是會欣賞,還是會貶低呢
祁夫人心頭一酸可惜母親已經去了
只在她傷心的這一會兒,一個小姑娘,站在池塘邊喂魚的畫,就基本完成了。
只見粉衣小姑娘,帶著一臉天真而甜美的笑,一只小手正拋出一塊饅頭。一條肥胖的白底紅花錦鯉,尾巴用力甩著越出水面,張著嘴正去叼那饅頭。
小姑娘揚起的小手,還戴著只雕花金鐲呢。
整個畫面,生動活潑。
人和魚,似是在聯動。
祁夫人不由輕聲問“姑娘這畫,倒不算是尋常的畫法,師從何人呢”
溫語笑道“回夫人的話,小時候家里請了幾位師傅教畫。南北西東的都有,溫語都學了,還都沒學好,自個兒雜七雜八的湊在一起,畫個高興。難登大雅之堂的。”
“嗯,能取各家的特點,溶已所用,小小年紀,不得了啊”
“夫人過譽,只小女兒的閨中樂子罷了。”
“書畫,在于寫意抒情,倒不必拘泥雅俗。我閨中之時,也習畫十余載,只是礙于天分呵呵。”
“夫人太過謙了,卻不知夫人可否指點一二呢”
祁夫人心情很好,也沒客套,“多年沒動筆,我來試試。”
旁邊的人,趕緊幫她把衣裳整理了一下。
她拿起筆,心一下安定下來如無意外,就是她們倆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