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氏與丈夫的爭執沒了下文。
溫語帶著丫頭,大搖大擺的出門了。
溫潛去上值,原氏和溫歡,母女對坐。
“母親,溫語可真囂張啊。”
溫歡雖然又氣又恨,但語氣平平,情緒收斂。
她發現溫語此次進門,又變了模樣。
一行一動,都慢了半拍。禮數不缺,但高傲淡漠。
仿佛她已經是侯夫人了,用態度代替語言表明
我嫁的最好
我的身份最高
呸
可眼見著溫婉圍著她轉。摳門又實現的溫蘇,跟她的話都多了。
就連那個莫名高傲的溫嬌,都看看溫語,再看看自己,沒完沒了的比較
溫歡歷練了半年才逐步沉淀的氣度,已經在破防的邊緣
“是啊歡兒,人家是有所持啊”原氏也很務實。
“但事已至此,先別慌。娘讓人跟著她呢倒聽說了點事兒,沒大用。再看看,還能拿到什么把柄吧”
“娘,爹爹是不是看她有好前程了,后悔之前所做,想緩和關系了”
原氏冷淡的說“這很有可能啊趨利避害,人之常情嘛。就算你爹,也不能免俗。”
夫妻倆這是第二次鬧矛盾。
與第一次鬧的輕,事后,兩個人都盡力修復。
這次有所不同,溫潛和原氏,都沒再提及
其實,溫潛是認為母親都沒說什么,溫語也確實不好控制,所以任她去。
而原氏卻認為丈夫是因為溫語的好親事與他有利,所以想緩和關系了。
這事兒,她能攔著嗎
所以,這算個誤結,因為沒人去解,所以正在加深。
“娘,昨兒,女兒聽淑成縣主說起了吳王世子的未婚妻。那位賀姑娘,是賀閣老的孫女兒。聽說長相都夠不上一般,可以說挺丑的。女兒想吳王妃找溫語,可能是因為給兒子選了這么個正妻,找些艷色,做補償呢”
“嗯。皇子皇孫,結親都是看身份。賀閣老勢力不小”
“還聽說,側妃有一個缺位沒準就是打算給溫語這樣的角色留著”
“你的意思是”
“您看,女兒能謀得嗎”
“如能成,當然好只怕是,咱們不容易夠上啊溫語那事兒屬于機緣,倒也不是她長的真就如何了。這事兒,怪你祖母啊”
明明說好的原氏還在為此糾結
但仿佛溫歡已經走出來了,“事在人為嘛試試看,如上天真不給機會,也沒什么可后悔的。”
溫歡想著溫語的樣子,不自覺的變了變表情
吳王府,吳王妃處理完事兒,手下來回消息。
她聽完吃一驚“溫姑娘跟祁家定親了什么時候的事兒”
“就是天龍寺法會后。”
“祁家老幾”
“祁五公子”
“哎喲”那個少年,她可是親眼看過的。當時眼發花,心亂跳
絕對是個只恨相逢未嫁時的人物
“可是,祁五是祁家嫡子啊怎么著,兩家也差的大了些。原本側妃她也夠不上原想著與她在千年盛事上相遇,有善緣,就給她個體面。卻沒想到啊”
唉,本王妃的眼光是真好啊,怎么就晚了一步呢
如果溫語定的是尋常人家兒,還可以算計一下的。只是側妃是不可能的了,只能做妾。
可是結親的是祁家不好辦。
哎呀,怎么跟兒子交待呀
這樣的事兒,他可是頭一次張嘴
磨蹭了半天,也沒辦法,讓人去找永清郡王,把事情說了。
永清郡王失望之極
沒看上倒也罷了,明明入了眼,卻又不行了。
原地轉磨磨的罵了幾句
祁五啊祁五,你明明自己就長的這么好,還非要個好看的老婆干嘛呢不怕遭天譴嘛
永清郡王自認為跟祁五,還是有幾分交情的。而且,他這樣的人,也是自己應該拉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