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語從張家出來,就又去鋪子。
李管事邊指給她看,邊說著
“這幾天,都在進貨了。昨兒裝好了放料子的架子和放零物的臺子。樓上的桌椅子。還有幾個屏風,這大漆屏風便是明天,還有一大堆的東西要來”
“這么多東西,看顧上要留神,還要小心火燭。”
“您放心”
溫語轉了半天,心里又有了些新想法。
出了店門,看到旁邊有花農推車賣杜鵑花。紅艷艷的開得正好。
就讓花農推著車,一路去了宋家。
宋尚還真在家呢,一聽溫語來了,趕緊迎接出來。“怎么沒說一聲就來了這是”
“看花開得好,給舅母送幾盆來。”
“有心了”宋尚很滿意,指使下人“抬進去,請老太太來院子里看花兒”
溫語進了院兒,宋太太就出來了。見面也是問“語丫頭,你怎么來了”
“從鋪子出來,正好路邊有賣花兒的,知道您喜歡,就送幾盆過來。”
“好好好這花開的可真好擺我那房間口兩盆”
宋太太身邊跟著宋池涵,小臉拉著,不理溫語。
“小乖,怎么不行禮叫人哪”宋太太特別寵她。
宋池涵仍不說話,上去一把,連葉子帶花的揪下來。
“這孩子她沒睡午覺,可能有點鬧覺。”宋太太說。
宋尚看著宋池涵,表情溫和,也不說她。
溫語看著一地的花和葉子,心里膩歪,但轉念一想沒事兒,等繼母進了門兒,就都給你改好了。
等表哥再生了兒子,呵,看你往哪兒排
惡念一生,心里倒痛快了,“您睡了一會兒沒”
“歪了一會兒,沒睡著。”
進了屋,溫語說了說張家的婚禮。“一切都挺好的張夫人過段時間,就要回去了不過,這段日子,說想看看房子,是租是買,最后再定。”
“喲,這是想上京了”
“可能是這個想法吧”
“那好咱們熟人多了,在京也有個照顧。”
“可不是嘛您是沒見著呀,今兒末青戴了一套首飾,天哪前后十多件兒,壓得脖子都快彎了神氣的很”
宋太太笑的,“你呀這么夸張”
“真的一看就是婆婆的見面兒禮。出手不凡哪”
“你也別吃醋你進門兒,那可是親親的兒媳婦,只多不少”
溫語嘿嘿直笑“讓人打聽著呢,過些日子,長安戲院有名角出場,到時,陪您聽戲去”
宋太太就好這個,一聽,更高興了。
說了半天話兒,溫語跟宋尚說“表哥,鋪子上的事兒,想跟您聊聊”
“去前頭書房吧”他站起來出去了。
溫語跟宋太太告辭,沖宋池涵笑笑,就去了前書房。
“表哥,制衣鋪子,這兩天東西就進齊了。我想就讓幾個繡娘先進去,再招一些手藝好的繡娘。做些撐鋪面的東西。開門就有東西賣,更火紅一些。制衣這一塊呢,有青師傅和幾個繡娘,就連那幾個小姑娘,也基本上能獨當一面了,不用我操心。而餐館還是有些沒譜。”
宋尚說“我已經跟你說過一回了,嚴珠的菜,味道確實不錯。但不是能賣高價的菜。要想生意好,她得忙成什么樣
聽說她帶著幾個人,但到現在還掌握不了訣竅。所以,出品極有限。這樣的話,不白瞎了這個鋪子”
“我也意識到這個了。不行的話,還是表哥的人手上吧。嚴珠的,只當些特色菜,給一些特殊的客人備。等手里的人培養出來再說。”
“別小看我這幾個人我南北大菜吃了多少什么沒見過我說好的,就錯不了”宋尚翻了個白眼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