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娘娘很喜歡文拾珠。
沒事兒就把她招到宮里去說話,每每聽這個漂亮的小姑娘用其特有的邏輯,講述鋪子里的那些奇聞怪事,便樂不可支。
興致上來了,還把另外幾個喜歡的小姑娘一起叫來,在小廚房擺弄些吃食。
今天,皇后又叫文拾珠了,還囑咐了一句好久沒見你那好友溫語了,也帶上她吧
等看到溫語,皇后娘娘才想起來“溫語,你府里的大嫂剛去了吧”
溫語回答“回娘娘的話,是的。”
皇后便嗔怪著旁邊人“你們也不提醒本宮本宮只是趁這兩天無事,讓她們來閑聊。她出來哪里方便”
旁邊女官連忙賠罪。
溫語笑道“謝娘娘體恤,家里的事務已基本辦完了。”
皇后嘆道“那許氏,也真是可憐。留下個小閨女吧”
“是。現如今,是母親親自帶著的。”
“好好的照顧著吧給本宮記下,等她出了孝,領來讓本宮瞧瞧。”
女官趕緊記錄下來。
其他幾個姑娘,看起來跟文拾珠挺熟的了。還一個拿著本食譜,正跟文拾珠請教呢。
皇后宮里就有小廚房,今天做了幾樣點心和糖果。皇后娘娘嘗了嘗,感覺味道不錯,吩咐給幾個宮送了些。
幾個人嘻嘻哈哈的又聊了好一會兒,有宮女進來,叫了一聲“娘娘”并未往下說。
皇后看了看她,點頭,“你們幾個,到旁廳稍避。”
女官上前“夫人和姑娘們,這邊請”
溫語也起身,準備往旁廳走。
那名女官站的位置,剛巧把溫語擋住了。
等大家往前走了,她要邁步。可那名女官卻沒等她,而是直接走到了她前頭。身形還一頓,仿佛要壓她一下似的。
心里一動,溫語扭頭看了一眼皇后。卻見皇后娘娘也正在看自己,面容平靜。她跟著眾人進了旁廳,一跨進門便閃身,躲在圍幔后頭回望。
過了一會,腳步聲響,一個中等身材的青年從旁廳門一閃而過。溫語看得明白,個子不高,長相普通,穿的也很普通。
溫語不敢再探頭,只聽那青年說“給娘娘請安”
“奇俍來了”皇后聲音十分溫和。
“謝娘娘賞的幾樣點心和糖。味道可真好”
“只是剛出鍋,比較新鮮罷了你要記得勞逸結合,別太辛苦。本宮這會兒還有客,你先去吧”
“是。”那青年也沒啰嗦,行禮后轉身走了。
溫語沒再敢伸頭看。
等腳步聲沒了,女官才領著幾個人出來。溫語還是跟在后頭,心中在猜測娘娘是要讓我見此人
他是誰為什么
突然,她聯想到這不會是李閣老所說的那個在屏風后頭,聽皇上理政之人吧
再看皇后,正跟珠珠打趣呢珠珠為了自家繡樓拉生意了。
“今年的春料子,年前來過一批,現在陸續的又要到了,珠珠帶了一些。今年的主打的清雅之色。娘娘您看,顏色都極淡。有一陣,阿語就喜歡穿這樣顏色的。”
其他幾個女孩子都湊在一起看,“這個畫冊里是新樣子么”
“是今年我們繡樓新推出的”
“這件真好看,今年長了個子,前兒翻出來裙子,都到腳踝了”
溫語磨蹭到皇后娘娘面前,悄聲問“娘娘,剛才不小心回頭看了一眼,那位公子,神采奕奕,氣度不俗。溫語對于作畫還是有些天分的,猛的一打量怎么瞧著,那面相,倒似青年時的萬歲爺呢”
皇后娘娘也不看溫語“會作畫的人,看人的方式不同吧也許是像,但本宮也未曾見過年青時的萬歲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