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澤逐漸成為了原西縣的名人。
隨著上面政策的不斷放寬,陸澤這個大膽吃螃蟹的人很快便收到了提前布局所帶來的紅利,在時代的洪流當中涌出肥沃的魚蝦,被他一網兜網走了大半。
尤其是在縣城的那些公家的供銷社,也被陸澤大手一揮收購了不少。
人們的思想局限性還有些受困于前面十年帶來的影響,大家一時間很難相信竟然真的有人會把公家的東西一股子接收到手里,市場蛋糕很是可口,但真正敢抱著啃的人少之又少。
就連王滿銀那種二流子想的也就是從南方倒騰點小天才手表之類,再拿到北方來賣。
孫玉亭也是后面才漸漸知曉了自己這個親侄子的手腕,原來少安不聲不響的就在原西縣那么大的地方站穩了腳跟,而且一躍就成了很大的人物。
這小轎車都開上了
所以他就想著能不能讓陸澤在縣城里幫著給他找個營生。
至少家里的這個農活,他孫玉亭是干不下去。
當初的孫玉亭就是因為類似的原因才拋下了他鋼廠工人的身份,屁顛顛跑回了家里,只是這幸福的集體生活還沒有過多長的時間就戛然而止。
“哎呀玉亭。”
“你都這大人啦,還能給少安干點啥事情嘛”
“老老實實在雙水村待著就行,你還是我們村支部的委員。”
田福堂拉扯著孫玉亭離開。
陸澤倒是笑了笑“找活兒當然沒問題,但二爸你得好好想想你自己能夠干什么才行,外面不比家里,出去以后才能知道外面的難處。”
陸澤自然不介意給二爸在城里找個工作。
但問題的關鍵在于他究竟能不能干下去,陸澤承認孫玉亭這個二爸的身上還有著些許的閃光之處,可惜他這人是相當的懶,能不能在外面扎下腳跟來才是關鍵。
聽到陸澤這番話,田福堂倒是很認可的點了點頭。
“就是啊玉亭。”
“你難道以為這少安娃走到現在,多容易的嗎”
孫玉亭臉上帶著悻悻然的表情。
“哈。”
“那我再好好想想吧。”
臨走前的孫玉厚又多囑咐了陸澤幾句。
很快,這老仨哥倆就并肩的走回雙水村,孫玉厚跟田福堂都是腳步輕松,只有孫玉亭看起來頗有心事的樣子,他這個曾經熱愛集體生活的村干部漸漸找不到前進的方向。
當然,主要還是不想干活啊
陸澤的商業版圖開始有條不紊的擴張著,眼下以原西縣城為中心點,漸漸開始輻射到周邊的地區,自家的招牌逐漸打了出去。
陸澤自然知道,商品品質硬是一回事,這牌子硬又是另一回事。
這時候他就有意的開始培養起來手下的幾個品牌標志,順便再想幾句時髦的廣告詞,比如好肥皂,xx造之類,這些潛在的東西在以后都是會變成一塊塊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