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帝對著面前的陸澤微微點頭,眼里帶著贊許。
“但眼下我慶國已然是這片大陸上最強的國度,以正取勝是正理,但正與偏結合才能夠最大程度減少損傷,戰爭不是比拼誰殺的人更多,而是看兩邊誰死的人更少。”
很快,前線大勝的捷報便傳回京都。
北齊扶持的幾個諸侯小國幾乎沒有什么抵抗之力便繳械投降,慶國國內一片贊美之聲,第二日上朝的時候,軍方受賞頗多,而監察院那邊也受到了不少的賞賜。
陸澤的名字同樣出現在了眾人談論話題當中。
禮部尚書郭攸之贊曰“太子殿下梳理后勤,建言前線有功。”
而二皇子那邊的權臣則是持反對意見。
這段時候二皇子一黨逐漸察覺到京都里的風氣不太對勁,以往人們在談論太子的時候都是秉性軟弱,誰承想現在這位太子殿下竟然連醉仙居去的次數都少了許多。
慶帝眉頭微微皺起。
而后司殿太監尖聲宣告陳院長入殿,朝堂眾人儼然習慣了這位監察院院長每次遲到早退,估摸這次是壓根就沒打算來上朝,是慶帝派人把這個老家伙給叫了過來。
陳萍萍上殿啟奏許久,慶帝詢問他關于太子在這次前線大捷里的所作事情。
陳萍萍只是澹澹說了四個字“太子辛苦。”
陳院長這四個字令二皇子李承澤的臉色頓時變得難看起來,二皇子一黨的權臣們都只能承認,這次的太子殿下可以憑借著這次前線大捷的功勞在京中再度把東宮名聲打出去。
據說,東宮那邊停滯許久的詩會也有著要重開的跡象。
退朝后,李承澤跟陸澤在最后離開,倆人并肩而立在太清宮前的長階之上,陸澤澹澹瞥了一眼這位二哥,后者身位其實還落后于他半個。
陸澤啞然一笑。
這位二哥表面上的功夫做的還真足。
“太子殿下何時學的軍略”
面帶笑容的李承澤詢問起來。
陸澤眼神望著東方地平線上升起的旭日,照耀的皇宮一片金黃,太清宮屋檐上的金色凋飾被映照的美輪美奐“我慶國先祖就是從馬背上打下的國家,這種東西還用學”
李承澤笑容不減,但心里卻是格外的冷。
這時候的二皇子開始把太子當成了他此生真正大敵,宿命中的大敵
陸澤神情古怪“孟獲把諸葛亮當大敵,諸葛亮咋說”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