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雖然不成熟,但是畢竟聰慧,再加上呂不韋并非什么都沒教他。呂不韋雖然獨霸朝政,卻沒有篡權的心思。畢竟看得見的贏氏那位大宗師不說,牧塵這邊的態度他也不好說,哪怕那位大宗師隕落了,還有牧塵在。
在牧塵沒出現之前,誰也不知道牧塵縮在什么地方看著他們,這也是為什么一開始準備在嬴政親政之后再接觸嬴政的勛貴武將世家們會提前接觸嬴政,都是怕牧塵這位大宗師哪天出來和他們清算一切。
呂不韋不敢篡位,也不敢冒著被大宗師打死的危險教壞嬴政,那么他能做的就只有傾囊相授,把嬴政教成他呂不韋的形狀。
這件事成功了,卻也失敗了,嬴政真的獲得了呂不韋的智慧,但是教導的太過成功了,也讓嬴政過分的了解呂不韋,也有了能夠從呂不韋手上奪回朝政的基礎。
未來的始皇帝陛下第一眼看中的就是釋家六位長老,釋家家主他就不敢想了,但是這六位長老也是高人啊,釋家出事十五年,前三年釋家家主宋輝在空桐山立下釋家祖地。
立下祖地,擴編了釋家人手,認命了六位長老之后,那位宋子就經常閉關修行,在那位閉關的時候,釋家幾乎都是由這六位長老管理的。
釋家十五年里,從區區幾十人發展成為現在幾萬人的大勢力,這六位長老功不可沒。說真的,論修行,六位長老可能比不上二十多歲的宗師宋輝,但是論管理上,六位長老絕對是人才中的人才。
聽著嬴政的招攬,空性卻搖了搖頭,拒絕了。六大長老中只有后面兩位才是后加入的“年輕人”,前四位長老實際上都是昔年齊國稷下學宮聽過牧塵講道的“老人”也確實是個老人。
這四位其實當年在齊國都當過官,但是齊王“軟弱”,凡事都要請教王太后不說,齊國在對待其他國家征伐上基本上就是割地求和。
他們這些有志之士自然看不上齊王做法,但是多次勸諫之后沒有任何用處,甚至因為不符合大勢,他們的官位被一貶再貶,成了稷下學宮里的小官。
后來聽了牧塵講金剛經中佛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又聽了牧塵所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頓時有所領悟,看破紅塵,放下了功名利祿離開了齊國周游天下傳播釋家。
后來遇上了已經到達了頂流強者的宋輝,聽了宋輝對于釋家經義的理解深感佩服,便一拍即合,認了宋輝做釋家家主,于空桐山立下釋家祖地。甚至于宋輝能夠入宋國遺族組成的宋氏一族還是他們四個幫忙牽的線呢。
如今釋家六大長老,不算后兩個,反正他們四個對于官場一點興趣也沒有,哪怕他們知道自己現在入大秦以后一定會受重用卻也沒感覺,自古以來,在秦國呼風喚雨的文臣都是什么下場商鞅,張儀,甚至是現在的呂不韋
平均年齡還沒武將高,哪怕秦國之外,七國之中,有幾個文臣得了善終尤其是最近幾年,文臣更是消耗品的代名詞
說到最后,空性也不愿意答應,最后嫌棄嬴政煩了直接找了五長老空泉來接待,自己卻福至心靈一般晃晃悠悠的念著歌離開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
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