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科學與神學的精妙融合為策略,飛速的發展著蓮尊圣教,幫助蓮尊擴大信仰。
正木敬吾并未大肆宣揚虛無縹緲的神話傳說,而是將蓮尊的“凈化之光”包裝成一種宇宙中客觀存在的、超越人類當前理解的高維能量——“圣蓮粒子”或“希望素粒子”。
他利用自己龐大的科研資源和天才頭腦,組織那些被他秘密招攬的頂尖科學家,以“研究神賜能量,造福人類社會”為名,開始了對“光”的科學研究。他們試圖分析“圣蓮粒子”的特性,模仿其凈化效應,開發相關的醫療、環保甚至防御技術。
在熊本市原塞迪克科技秘密基地的廢墟上,一座嶄新的、融合了東方古典蓮元素與現代科技感的建筑群拔地而起——“圣蓮科學研究院”。
這里既是圣教的總部核心,也是尖端光粒子研究的中心。對外宣稱是致力于解決環境污染、疾病和能源危機的非營利科研機構。
同時,正木敬吾深諳“神跡”并非越多越好,而是需要精準、震撼且具有持續性影響力。他利用蓮尊偶爾賜予的、極其微量的光粒子樣本,結合自己的科技進行放大和定向應用。
并且開展了定向凈化行動,也就是選擇那些污染嚴重、政府束手無策、民怨沸騰的地區,在精心策劃下,進行小范圍的“神跡凈化”。
例如,讓一條被工業廢水染黑的河流在特定時段內恢復清澈,或者讓一片因輻射或特殊污染而寸草不生的土地突然煥發生機。這些行動往往伴隨著圣教志愿者的“環境監測”和“社區服務”,行動前后都有“圣蓮研究院”的科學報告發布,將“神跡”包裝成“科技突破”或“特殊能量場的成功應用”。
除此之外,他還建立了“圣光療愈中心”,就在研究院附近,設立了面向公眾的療愈機構。利用初步掌握的光粒子穩定技術,結合傳統醫學和心理輔導,對特定疑難雜癥進行輔助治療。
效果雖遠不如蓮尊親自出手那般神奇,但確實能緩解癥狀,帶來希望,成為圣教吸納信徒和擴大影響力的重要窗口。收費模式采取“能力捐贈”原則,富人多捐,窮人少捐甚至免費,營造“普世救贖”的形象。
當然,這些都是附帶的,實際上,他是以傳教為名,借助蓮尊給他的力量幫助那些被“黑暗之種”影響了的人凈化這種“污染”,畢竟,迪迦再強,也難免會有遺漏,而正木敬吾的作用便是查缺補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