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邊的書架,儼然是華夏文明的精粹縮影。儒家典籍自《詩經》《尚書》《禮經》《樂經》《易經》《春秋》等原始經典,乃至《孔子家語》《春秋繁露》;道藏部分則遠超《道德經》《南華真經》《沖虛真經》,更包含了《文始真經》《通玄真經》《淮南子》《抱樸子》內外篇以及《云笈七簽》這樣的浩瀚輯錄;法家除《韓非子》《商君書》,尚有《管子》《慎子》《申子》殘篇匯集;墨家著作旁,竟還陳列著《公孫龍子》《尹文子》等名家辯術,以及《孫子兵法》《吳子》《司馬法》《六韜》《尉繚子》等兵家圣典。
各朝各代碩儒大家的注疏更是浩如煙海,《四書章句集注》《周易正義》《禮記集說》《尚書古文疏證》等等,許多艱深古籍許景明連書名都未曾聽聞。
右手邊的書架,則仿佛是釋道兩門的莊嚴法海。佛家部分,三藏經典蔚為大觀,《大般若經》《大涅盤經》《解深密經》《維摩詰經》《楞伽經》《法華經》《阿彌陀經》等經藏;《大智度論》《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俱舍論》等論藏;律宗典籍亦赫然在列。
道家丹道與符箓派的秘典同樣驚人,《太上感應篇》《陰符經》《悟真篇》《金丹大要》《鐘呂傳道集》《性命圭旨》《道法會元》等深奧經文靜靜陳列。
旁及無數祖師真人的語錄、懺儀、修行紀要與秘傳抄本,諸如《禪苑清規》《五燈會元》《景德傳燈錄》《道門十規》《坐忘論》等,散發著古老而玄奧的氣息。
而這僅僅是一樓的景象。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沿著那架僅容一人通過的狹窄木梯向上望去。二層的復式空間同樣被書墻填滿,但內容卻陡然切換至另一個磅礴體系。
那里是理性與思辨的殿堂。現代科學巨著巍然屹立:《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光學》、《電磁通論》、《相對論的意義》、《量子力學原理》、《基因論》、《雙螺旋》、《幾何原本》、《算術研究》、《控制論》、《信息論》、《計算機與人腦》、《宇宙體系論》、《天體運行論》、《物種起源》、《人類的由來》、《基因論》、《生命是什么》……從數理根基到宇宙法則,從生命奧秘到人工智能,諸多奠基性的科學著作與高級教程匯聚一堂。
緊鄰科學區域的,是西方哲學與思想的壯闊星河:《理想國》、《巴門尼德篇》、《形而上學》、《尼各馬可倫理學》、《第一哲學沉思集》、《倫理學》、《人類理解研究》、《人性論》、《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判斷力批判》、《精神現象學》、《邏輯學》、《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存在與時間》、《存在與虛無》、《邏輯哲學論》、《哲學研究》、《正義論》、《開放社會及其敵人》……哲人們的智慧之光在此交相輝映。
視野延伸,社會學、人類學、心理學、政治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美學、語言學、歷史學、藝術理論……幾乎所有現代人文學科的奠基與巔峰之作都能在此尋見蹤跡:《社會契約論》、《論法的精神》、《古代法》、《資本論》、《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經濟學原理》、《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自殺論》、《原始分類》、《金枝》、《夢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論》、《行為主義》、《動機與人格》、《民主主義與教育》、《教育過程》、《藝術與視知覺》、《浪漫主義的起源》、《科學革命的結構》、《歷史研究》、《新科學》、《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管錐編》、《七綴集》……書籍排列緊密,門類之雜,數量之巨,令人瞠目結舌。
二十多平米的小店,因這復式結構和頂天立地的書架,化作了一座深邃無比、包羅萬象的垂直知識寶庫。書籍從地面堆疊至天花板,每一寸空間都被紙張與文字占據。這里尋不見半分武道的痕跡:沒有沙袋,沒有木人樁,沒有石鎖,沒有兵器架,沒有練功墊,甚至連一張供人歇息的椅子都沒有。
唯有萬卷書,寂靜如山。
許景明呆呆地立在門口,仿佛闖入了一個不屬于這個世界的秘境。他腦海中一片混亂,父親和武協前輩們憂心忡忡討論的“怪事”,竟是這樣一個地方?在這里,難道要靠誦讀《金剛經》來強身健體?或是憑借演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來領悟拳理?這巨大的荒謬感讓他一時失語,只是怔怔地站著,目光茫然地掃過那一片片令人望而生畏的書脊之海。
許景明呆呆地立在書海門口,目光茫然地掃過那一片片令人望而生畏的書脊之海,正覺無所適從,滿心困惑這地方與“武館”二字有何關聯時,他的視線終于越過了層層疊疊的書架,落在了武館最深處,一樓正中央的那一小片空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