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舅,我爸我媽單位也發了好多東西”
“別顯擺了,下來吃飯。”
“我不餓,我不吃。”
有單位和沒單位就是不一樣,過年發這么多東西。
韓正先很高興,圍著看熱鬧的左鄰右舍很羨慕。
但韓家有兩個公安,她們再也不敢跟之前那樣瞧不起韓家,更不敢跟之前那樣嚼舌頭。
張江昆比韓渝懂人情世故,微笑著給男鄰居散了一圈煙,給看熱鬧的小孩們分了點瓜子、花生和糖,這才在老季的招呼下走進堂屋,圍坐在八仙桌前一邊吃早飯,一邊聊起正事。
姐姐和弟弟過得一個比一個好,韓申心里多少有些不是滋味兒,才二十幾歲的人就變得沉默寡語,吃了幾口就抽起了悶煙。
韓渝不明所以,問道“哥,你什么時候抽上煙的。”
“有一段時間了,晚上開船困,抽根煙提提神,抽著抽著就抽上癮了。”
韓申以為弟弟怕聞煙味,連忙掐滅,把剩下的半截揣進口袋。
韓正先知道大兒子心氣也高,放下快子說“三兒,換船的事我跟你哥商量了下,這幾天我也托朋友幫著問了問。我們雖然是兩條水泥船,但證照齊全,又都掛靠在航運公司下面,有人想買。”
韓渝急切地問“那賣不賣”
“正在跟人家談,如果價錢合適就賣,我們可以賠點,但不能賠太多。”
韓正先看看女兒女婿,接著道“賣了之后我想換條一百噸的鐵船,這些年光顧著換船,真換怕了。干脆多貸點款換條大的,省得再換來換去。”
韓寧嚇一跳“爸,換一百噸的鐵船,要跟銀行借多少錢”
“造一條一百噸的新船,全下來估計要十七八萬,我準備跟銀行借十五萬。”
“一下子借這么多,銀行能借給你嗎”
“我問過銀行,銀行的人說應該沒問題。畢竟我和你媽都是航運公司的職工,雖然現在不拿航運公司的工資,等我們退休之后就有退休工資。再說借貸款又不是去干別的,我還有條船在那兒呢。”
船越大,搞運輸越有優勢。
雖然各項費用增加了,但平攤到每噸貨物上,運輸成本比之前更具優勢。
韓渝很清楚想讓老爸老媽上岸是不可能的,畢竟在岸上不管做什么,賺錢也沒跑船多。
他回頭看看哥哥,低聲問“船造好之后誰開”
“我啊,我和你媽上船。”
“哥,你呢。”
“我去大舅二舅那兒。”韓申猶豫了一下,接著道“等過了年我和你嫂子就帶潯潯去三興。”
韓寧不解地問“去三興做什么。”
“前幾天去給外公外婆和大舅二舅他們送年禮,舅舅說批發市場擴大了,問我愿不愿意租個攤位,跟他一起做批發生意。”
“你有貨源嗎,你會做生意嗎”
“貨從大舅二舅那兒拿,我不用花錢進貨。不會做生意可以學,舅舅舅媽會教我的。”
三興鄉的床單、被罩和枕頭套生意是真紅火。
據說三興碟石橋繡品批發市場的攤位已經發展到四千多個,每天的成交額都是幾百萬元。
讓原來在陵海最窮的三興鄉,變成了全省在長江以北的第一個“億元鄉”
大舅和二舅早在七八年前就做這營生,剛開始只是接一些零碎活。
韓渝清楚地記得小時候在外婆家那邊上學,大舅二舅和大舅媽、二舅媽每天都忙著裁布、縫紉、敲邊、繡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