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要時發射照明彈。”
生怕老朋友不信,董科長解釋道“濱江港這邊的客輪天天晚點,白龍港那邊的客輪只有臘月二十二、臘月二十三和臘月二十四誤過點,其他時間都是正常啟航、正常靠港的。”
鄭副站長驚問道“怎么做到的,那邊沒人捕撈鰻魚苗”
“那邊也有,而且不少,但人家有槍有炮,出動執法船艇為客輪渡輪護航,全力確保春運暢通。”
“好吧,等魏站長回來我問問他。”
“十二點之前必須有回復,我要在大部隊趕到濱江前跟人家溝通協調。”
“我知道,謝謝了。”
“都是難兄難弟,有什么好謝的,先掛了。”
五點四十八分,四廠鄉人武部的雷部長和馬干事率領二十五個民兵趕到了白龍港。
他們是騎著自行車過來的,身上都綁著彈藥攜行具,自行車的大杠上都綁了一根長長的鍬把或木棍,肩上背著打好的背包,斜挎著軍用水壺,有的甚至連臉盆和飯盆都帶來了。
一下子來這么多人,躉船擠不下。
徐三野給白龍港小學的吳校長打了個電話,開上吉普車,把眾人領到了白龍港小學。
“向右看齊,向前看,報數”
“一、二、三、四、五、六”
等民兵們停好車,馬干事就讓兩個民兵營長整隊。
徐三野跳下吉普車,快步走上去給雷部長遞上支煙,調侃道“騎著自行車一熘煙過來的,雷部長,你究竟帶的是民兵還是武工隊。”
“你嫌軍容不整,你怎么不安排車去接”
“跟你開玩笑呢,謝謝了。”
雷部長點上煙,把他拉到一邊“徐所,補貼是不是二十塊錢一天,你可不能騙我。”
徐三野有錢有底氣,跟大老板似的大手一揮“騙你做什么,說多少就多少,任務一結束就發錢”
雷部長回頭看看身后,笑道“我跟他們說的是十塊錢一天。”
“幫我省錢”
“說二十就二十,不許反悔。”
“老雷,你究竟什么意思,你該不會想賺差價吧。”
“我們經費太緊張,別人不知道你應該清楚。回頭跟小馬統一結算,千萬別跟民兵提二十塊錢一天。”
從八五年七月份開始,縣武裝部就劃歸地方建制,實行地方和部隊雙重領導,不管部長、政委還是參謀、干事都不再是現役軍官,都變成了地方干部。
以前的經費屬于軍費,必須足額劃撥,并且不得挪用。
現在的經費全部來自縣財政,可縣里要花錢的地方太多,在經費這件事上,武裝部排得比公安更靠后,連征兵經費都緊巴巴的。
縣武裝部尚且如此,更不說鄉鎮人武部了。
事實上鄉人武部長就是普通干部,只有征兵和民兵訓練時有點部隊的味道,其他時間都在給鄉里干這樣或那樣的雜活兒。
對于大裁軍,徐三野是舉雙手支持的,因為部隊的干部戰士比例居然達到了一比二點幾,都去當干部誰去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