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明知道我們在陪秦市長檢查,怎么不去找我們”沉副市長一邊招呼二人坐,一邊故作不快地問。
韓渝撓撓頭,一臉不好意思地說“有那么多領導陪同,我去湊什么熱鬧再說在江上巡邏了二十多天,江上的任務結束了,我要回分局看看。”
韓向檸不禁笑道“沉市長,他師父健在時就不喜歡接待領導,可以說不喜歡接待領導是有傳統的。”
“這不是個好傳統,要改。”
“能改就不是傳統了。”
韓渝咧嘴一笑,好奇地問“沉市長,秦市長這次來檢查什么的,他有沒有說什么”
沉副市長坐下道“來檢查開發區建設,給我們提出了很多要求。還通報了一個情況,搞得我們壓力很大。”
“什么情況”
“不只是我們陵海有長江岸線,長州一樣有。他們不但想跟我們一樣建港口,上次跟你說過的那個侯市長還親自帶隊出國招商引資。秦市長說他們跟韓國的一家大型船舶建造企業談差不多了,人家要去他們那兒投資開船廠。投資上億,將來要建造的都是大船”
長州有二十五點九公里長江岸線,就是營船港至陵大汽渡那一段,位于濱江經濟技術開發區與陵海經濟技術開發區之間。
要說地理位置,他們的岸線雖然不長,但位置遠比陵海經濟開發區好。據說濱江要建長江大橋,大橋就在他們那邊。
無論作為陵海開發區黨工委的委員,還是作為一個陵海人,韓渝都跟沉副市長一樣感受到了壓力,驚問道“長州在港口建設上起步比我們晚兩年,他們動作怎么這么快”
“他們有個能干的常務副市長。”
“侯市長”
“就是侯秀峰,原來是思崗絲織總廠的廠長,在輕紡尤其絲綢行業非常有名。恢復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學生,東海交大畢業的,不但懂管理會經營,也見過大世面。”
韓向檸對思崗絲綢行業沒什么好感,只知道他們壟斷蠶繭收購,忍不住問“什么大世面”
遇到個強勁的對手,沉副市長是真郁悶,無奈地說“人家不但受到過中央首長接見,還作為商務代表團成員跟中央首長出過訪。會說好幾個國家的語言,英語說的比你家咸魚好。”
“這么厲害”
“前些年思崗的絲綢跟我們陵海這邊的鰻魚苗一樣,都是省里出口創匯的主要產品,連國家對于絲綢生產的標準都是他們參與制定的。他這個人又確實有能力,所以省領導來濱江檢查調研經濟工作都會點名見他。”
“他現在不搞絲綢了,改行學我們發展港口經濟”
“所以我們要有危機感。”
沉副市長深吸口氣,說起正事“咸魚,你幫漁政去抓那些非法捕撈鰻魚苗的之后,我召集江邊的幾家船舶修造企業負責人開了個座談會。本來以為他們對維修海輪尤其維修外輪不感興趣,畢竟之前沒干過,也沒那個技術實力,沒想到他們非常感興趣。”
韓渝笑問道“是嗎”
“不但他們感興趣,我向葉書記、錢市長匯報過之后,葉書記和錢市長也非常感興趣,要求我們全力支持江邊的幾家船舶修造企業升級改造,爭取在今年內把維修海輪尤其維修外輪的業務開展起來。”
沉副市長打開抽屜,拿出一份可行性論證報告。
隔行如隔山,別人不懂韓渝和韓向檸懂,根本不用看什么報告。
在不懂的人看來修船沒什么搞頭,其實恰恰相反,因為不只是維修,也是進出口貿易。
因為外輪開過來維修,在維修中更換的設備和零配件都屬于出口,連工錢都攤到零配件里面算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