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兩個看守烈士陵園的都是附近村民,因為烈士陵園里沒什么值錢的東西,那兩個村民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有時候甚至不來。
老丁是做過十幾年派出所長的人,怎么可能任由那兩個村民對革命先烈不敬,一上任就要求每天都要上班,陵區和展廳必須打掃干凈。
看守陵園的工資本就不高,人家是給多少錢干多少事,平時幫著照看照看沒什么,要天天上班,還要干那么多活誰愿意
兩個村民干著干著就跑了。
老丁等的就是他們走人,經管委會同意把兩個人的工資發給一個人,幫三河街道安置了一個退伍兵。
退伍兵姓王,叫王鐵軍,今年三十三歲。
一來就被“征召入伍”,接受老丁這個“雙料主任”和預備役營管理員劉德貴“雙重領導”。
值得一提的是,濱江水利局也安排了一個退伍兵過來。
那個退伍兵姓嚴,叫嚴華棟,一樣被“征召入伍”了。
這幾天來烈士陵園緬懷革命先烈的各單位人員比較多,王鐵軍和嚴華棟穿上了軍裝,佩戴預備役軍銜,系上武裝帶,一個去烈士陵園門口站崗,一個在營區門口站崗。
陳書記組織開發區管委會和三河街道的黨員干部來掃墓時,他倆甚至客串了一次儀仗兵,在深沉的哀樂聲中,踢正步,走在前面,幫著敬獻花圈。
二人見團部來了干部,一個去幫著找凳子,一個幫著倒茶。
周股長是第一次來陵海預備役營,沒想到營區大門比軍分區都氣派,更沒想到營里竟有“專職預任軍官”和“專職預備役戰士”,不禁笑道“韓書記,劉主任,丁主任,你們營建設的很正式很正規也很氣派,難怪團長說等營區建設好,要請另外幾個營的第一書記和教導員來參觀呢。”
“周股長,在營區只有營長和管理員,沒有韓書記和劉主任。”
“好好好,韓營長,管理員。”
韓渝正準備開口,老丁就笑道“周股長,我還是丁主任。我倒是想跟韓書記和劉主任一樣參軍入伍,可惜我年齡超了,不符合你們征召的條件。”
在來的路上楊建波介紹過,眼前這位不只是黨員干部,并且做過好多年派出所長。
周股長只是正營級軍官,可不敢拿架子,連忙道“丁主任,你能來營區發揮余熱就是對我們預備役工作的支持。”
“什么發揮余熱,就是退下來閑著沒事干。”老丁笑了笑,起身道“周股長,你們先聊,我去陵園那邊轉轉。今天下午有兩個單位要來掃墓,不去看看不放心。”
“行,我送送你。”
“別送了,留步。”
目送走老丁,韓渝見楊建波欲言又止,忍不住問“周股長,你工作那么忙還來我們營,是不是有事”
周股長深吸口氣,一臉尷尬地說“韓營長,我今天是受團長和政委委托過來的,主要有兩件事,一是計劃不如變化,師黨委上午剛給我們團發了個通知,讓我們就地組織預任軍官訓練。等訓練差不多了,師干部科和軍務科再過來考核。
等考核過了就舉行預任軍官入隊儀式,給接受完訓練的預任軍官授銜。然后團里會安排干部戰士過來,協助營里的預任軍官組織預備役戰士訓練。訓練結束之后一樣要考核,不過對戰士的考核由我們團軍務股負責。”
明天下午開連以上干部會議,就是要談訓練的事。
沒想到計劃真不如變化。
韓渝下意識問“不用去江城了”
周股長回頭看看楊建波,帶著幾分不好意思地說“師里可能考慮到經費,如果按原計劃去教導隊訓練,光你們營就有那么多預任軍官,就算只訓練一周也要花不少錢。如果各團各營的預任軍官都去江城訓練,師里真組訓不起。”
“不去江城也好,就地訓練反而方便。”
“韓營長,你這么想我就放心了。不怕你笑話,團長今天都不好意思來,之前說好的去教導隊訓練,結果卻變卦了,他不知道怎么跟你說這事。”
“沒事,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現在的問題是就地組織訓練一樣需要經費,我們團里的情況你是知道的。韓營長,我真有點難以啟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