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到草塘邊有小沙眼冒水,便跑到河堤上的哨棚報告,哨棚向上級匯報,駐扎在不遠處的404師官兵聞訊而至,協助負責該堤段的干部群眾取土在草塘四周圍井。
本地的防汛指揮分部派人來看過,認為險情不大,讓負責該堤段的人員注意觀察就走了。
這里要什么沒什么,想做個三級導濾圍井都找不到編織袋灌沙土,只能在附近挖了泥濘的土簡單圍上。
404師的官兵見防汛指揮部的人都走了也打算收兵。
這么搶護太馬虎,可沒物資沒辦法
席工和徐工仔仔細細看了看,找到一個少校軍官,問道“少校同志,請問你們是404師的嗎”
“是,你們怎么知道的”少校探頭看看姚立榮等人,不禁笑道“兄弟,你們是預備役部隊,你們預備役也發迷彩服”
“預備役部隊難道不應該發軍裝”
“照理說應該發,預備役軍官法上也是這么要求的,但我沒見過上級給預備役部隊發軍裝,至少我們部隊駐地附近的預備役部隊沒有。”
他們不只是有迷彩服,還有臂章和軍銜。
臂章上面是“八一”兩個字,下面是一個“y”。
軍官軍銜上也有個“y”,戰士軍銜直接是“y”,也不分列兵、一等兵或下士、中士,看上去怪怪的
少校從來沒見過姚立榮和小陳這樣的預備役官兵,想想又笑道“同志,你們的頭盔有點意思,乍一看有點像駐港部隊,我剛才真以為駐港部隊也來抗洪呢。”
姚立榮知道他們已經來了三四天,一來就投入戰斗。
現在是群眾守堤巡堤,他們負責搶險。
最危險的地方讓他們上,最累最臟的活兒讓他們干。
挖沙土裝沙袋,背沙袋、壘沙袋,或在大堤下釘木樁子,防止大堤后移,既累又非常危險。即便是水性很好,可大堤一旦垮塌,也毫無逃生希望。
他們剛才取土運土,渾身是泥,里外全濕透了,乍一看像一個個泥猴。他們的體力消耗也非常大,有幾個戰士都靠在不遠處的一棵樹上睡著了。
姚立榮很清楚眼前這位少校疲勞到極點,不敢相信他居然有精神和心情開玩笑,深受感染,半開玩笑地說“少校同志,我們就是駐港部隊。”
“什么駐港部隊,別吹牛了,你們明明是預備役。”
“我不是吹牛,我們也確實是預備役部隊。我們是陵海預備役營,我們營駐地在江南省陵海市的陵海港,離我們營區不遠還有一條路就叫香港路。駐扎在港區,緊挨著香港路,不就是駐港部隊嗎”
“哈哈哈哈,有點意思。”
少校被逗樂了,接過姚立榮遞上的香煙,笑道“我說聽口音你們不像本地人呢,原來是從江南來的,是江南省的預備役部隊。兄弟貴姓,你們也是來抗洪的”
“免貴姓姚,我叫姚立榮,我們不只是來抗洪的,也是來協助你們抗洪的。”
“協助我們”
“嗯,你們不是404師嗎,上級讓我們來向你們報到。”
少校顧不上點煙了,將信將疑地問“兄弟,你們是從濱江來的你們就是命令上說的那個濱江防汛搶險營”
這是陵海與濱江的恩怨,席工不好參與,站在邊上笑而不語。
姚立榮笑問道“你知道我們”
“昨天晚上聽我們團長說過,可命令上說的是濱江防汛搶險營,不是你們陵海預備役營。而且命令是昨天傍晚下的,你們就算接到命令就從江南省出發也沒這么快。”
“濱江防汛搶險營就是我們陵海預備役營。”
葛局長昨晚打電話交代過,今天一大早又打電話千叮嚀萬囑咐。
作為陵海水利局的干部,姚立榮認為葛局長的話非常有道理,耐心地解釋道“同志,聽上去可能有點繞,但其實很簡單。就像你們部隊,正式番號是105軍404師,同時也是105空降軍404新兵教導師。”
少校軍官似懂非懂地問“陵海預備役營是正式番號,濱江防汛搶險營只是部隊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