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渝一覺醒來,已是下午三點。筒
昨天下午的潰口不見了,一道剛修筑的新堤出現在眼前,修的比之前寬,也比之前高。
荊州市防指調來的壓路機正在堤上來回碾壓,臨水側的堤坡都用楠竹和沙袋加固了。
1號挖掘機換上了加長臂,正在圍堰上清理半圓形大水塘底的淤泥。
兩輛自卸車比之前更忙碌,先把2號挖掘機挖的運土方過來回填清理掉淤泥的部分,再把1號挖掘機清理出來的淤泥,運下大堤回填之前取土留下的深坑。
132團官兵依然在灌裝沙袋,接下來要在不臨水的安全區那一側,壘一道沙袋墻防止滑坡。
安全區的面積相當于一個足球場。
這意味著他們要砌一面一百二十米長、兩側加起來一百米寬,從下到上約十五米高的沙袋墻。筒
不只是要砌,更要先灌裝,這個工程量很大
韓渝正盤算著安全區需要幾天能修筑好,老葛竟陪著黃遠常跑了過來。
幾天沒見,黃老板整整瘦了一圈,胡子拉碴,眼球里布滿血絲,一看就知道他這幾天沒怎么睡。
“黃處,你怎么來了”
“不放心,順便來看看的。”
“順便”
“上游港監局幫著采購了六船石料,早上運到的,我就跟船來了。”筒
“黃處,不能光顧著工作,也要注意休息。”
“謝謝,我知道。”
黃遠常現在不只是困,而且頭痛欲裂,掐著太陽穴說“咸魚,船隊進入西江了。我們從章家港采購了一萬根樁木,本來打算全運過來的,結果漢武那邊知道了,找到我們局領導,要征用五千根。”
長江尾幾個港口都有各自的特點。
章家港市有很多木材深加工企業,有做家具的,有做家具所需的各種板材的,所以章家港有木材專用碼頭,每年都從東南亞進口大量木材。
熟州港雖然正式運營時間不長,但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正在對剛建成的碼頭進行改造,要把熟州港建成紙漿和石油的集散地。
黃老板在濱江港監局干過,采購木材當然會去章家港。筒
韓渝早知道他的長航運輸船隊滿載一萬根樁木,只是沒想到漢武那邊要征用,故作輕松地說“至少給我們留了五千根。”
“你放心,我已經安排章家港那邊的同志繼續采購了。現在的問題是運力,要等第一批運過來之后才能回去繼續轉運。現在到處在抗洪,船不夠用。”
“這是沒辦法的事,急也急不來。”
“那我先回去了。”
“回去吧,要注意休息。”
“我沒事,葛局,我先走了。”
筒
黃遠常堪稱“日理萬機”,要做的事情太多,不敢在此久留,說走就坐老葛安排的車走了。
韓渝一樣顧不上再看工程進度,接過老葛遞上來的手機,一邊往營區走,一邊問“葛局,上午有沒有人打電話”
“有,不過都是老家的。”
“檸檸給我打電話了”
“不只是檸檸,還有濱江邊檢站的方站長、水上分局的王文宏和濱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羅紅新的兒子羅文江。明遠他們昨天不是送幾位首長去慰問受災群眾么,沒想到他們跟幾位首長一起上了中央臺新聞,老家現在很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