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指指正在大堤上忙碌的馮青松等人,笑道“我以前跟他們一樣是海軍,參軍入伍的時候很高興很激動,以為能上大軍艦馳騁海疆。
結果新兵訓練結束把我分到了一個倉庫,別說上軍艦了,連海都見不著,我們部隊距海邊比我老家距海邊都要遠。”
“海軍沒見過大海”
“這很正常。”
另一個“駐港部隊”的老兵湊了過來,笑道“小杜,你是空軍,我以前一樣是空軍。我比老徐好點,我天天能見著飛機,但就是沒坐過,哈哈哈。”
杜源好奇地問“班長,你是空軍地勤”箝
“不是地勤,我們屬于后勤。”
“那你在部隊是做什么的”
“場站生產隊,說是當了四年空軍,其實是在部隊養了四年豬、種了四年菜。”
“班長,你也太倒霉了。”
“這有什么倒霉的,你現在不懂,以后你就知道了,能分到生產隊,能養豬種菜是美差。”
“就跟分到炊事班一樣”
“小日子過得比炊事班滋潤,就是天天打掃豬圈、挑糞澆地有點臟。”箝
剛開始以為預備役部隊跟民兵差不多。
打過交道才知道預備役部隊很厲害,尤其“駐港部隊”,不但有很多老班長,也有很多“首長”
杜源抬頭看了一眼正在大堤上跟海軍首長說話的“駐港部隊”首長,好奇地問“班長,你們營軍齡最長、級別最高的是誰”
“干部大多是正營、副營或正連轉業的,級別都不是很高。論軍齡可能是三連的副連長郭維濤最長,他五歲就當兵,二十五轉業的,在部隊整整干了二十年,軍齡可能比你們團長都長,你們營長都要叫他老班長。”
“韓營長呢”
“韓書記沒當過兵,韓書記以前是民兵。”
聊起營里的八卦,一個老兵突然想起件事,眉飛色舞地說“論當兵的經歷,我們環保局的劉科最傳奇。”箝
一個老兵好奇地問“你們劉科長怎么傳奇”
“我以前是海軍,老吳是陸軍,你以前是空軍,我們劉科長就厲害了,軍齡不算長,但海軍、空軍和陸軍都當過。”
“真的假的,怎么可能”
“怎么就不可能,他最早時是陸軍,他們部隊要裝備雷達,就保送他上空軍的軍校,做了三年空軍學員。結果不知道怎么搞的,畢業分配時沒回老部隊,被分到了海軍的一個雷達站,一直干到轉業,海陸空三軍經歷全齊了,你們說厲不厲害。”
正聊著,潛水分隊的分隊長親自下水了。
眾人很想上去看人家是怎么潛水的,負責這一堤段的“老板軍官”吳總喊道“上來兩個人,帶上鐵鍬,速度。”
“是”箝
杜源不想被老班長們搶先,一口氣爬上大堤。
吳總指指剛在堤上畫的線,說道“從這兒開始挖,挖一條倒三角形的槽。”
“是”杜源顧不上看人家潛水,趕緊開挖起來。
吳總一樣顧不上看小伙子怎么挖,從一個海軍學員手中接過通話器,問道“馮隊馮隊,水下情況怎么樣”
“水流不是很急,水下情況一切正常。”
“能不能摸到裂縫”
“正在摸。”箝
“小心點,如果有情況就勐拉安全繩。”
“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