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政委笑了笑,如數家珍地說“軍區給陵海預備役營和潛水分隊記集體一等功,給咸魚、郝秋生和馮隊記個人一等功,給沉市長記個人二等功。不過記功命令上的職務不是陵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而是陵海預備役營第一書記。同時,軍區給我們132團也記了個集體二等功,給二營長李守松和二營戰士杜源記個人二等功。”
這就對了么,沒個集體一等功回去之后怎么面對家鄉父老。
老葛很高興,點上煙笑道“守松這個營長很稱職,榮立二等功實至名歸。小杜這孩子也不錯,不但敢打敢拼而且會動腦子。”
韓渝對榮立個人一等功不是很激動,畢竟立的功太多,現在就希望手下能立功,不禁抬頭道“杜源前天不只是搶護下東方紅電排閘的管涌險情,也為今后如何搶護常規辦法搶護不下的管涌險情給出了一個新思路。”
“他不只是立二等功這么簡單。”
“上級還打算怎么表彰。”
“現在好幾個部隊想挖他,我們軍首長怎么可能讓他走軍里研究決定給他提干,等抗完洪就保送他去上軍校”
手下的戰士露大臉也是團里的成績。
楊政委笑了笑,補充道“我和彭團長想好了,如果小杜上完軍校回原單位,我們就讓他去營房股,專業對口,他一定能干得有聲有色。”
小伙子運氣不錯,不過這一切也是小伙子干出來的。
如果不是小伙子發揮做過泥水匠的優勢,并且肯動腦筋,灌漿分隊的搶護技術可能還停留在之前那簡單粗暴的水平。
王書記覺得小瓦匠能榮立二等功并被保送上軍校一樣是實至名歸,想想又笑問道“立功受獎的官兵就這幾個”
“不止。”
楊政委連忙道“這只是廣洲軍區表彰的,我們軍里和師里根據我們上次上報的材料,對前段時間在抗洪搶險中涌現出的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也要進行表彰。
馮隊,你那幾位部下不是表現不突出,也不是成績不顯著,主要是我們軍里和師里只能給我們團和陵海預備役營評功評獎。你們分隊是軍區臨時編入應急搶險突擊隊的,評功評獎的工作要由軍區或你們學院進行。”
馮青山抬頭笑道“沒關系。”
王書記急切地問“楊政委,說說,還有誰立功受獎了”
“先說集體的吧,你們營一連記集體二等功,二連記集體三等功,這是軍里評的。你們營一連三分隊記集體三等功,這是我們師里評的。”
一連是土方施工連,是搶險的主力,榮立集體二等功實至名歸。
二連是水上航行及水上施工連,發揮的作用也很大,只是來得有點晚,集體三等功有點委屈二連了。
一連三分隊是黨員突擊隊,最苦最危險的任務都是黨員突擊隊執行的,記集體三等功實至名歸
至于三連,前幾天才開始執行水上搜救任務,現在談評功評獎為時過早。
韓渝反應過來,追問道“個人呢”
楊政委掏出筆記本翻看了一下,笑道“軍里記二等功的個人就多了,你們這邊六個,分別是鄒向宇、孫有義、姚立榮、顧鵬飛、許明遠和張無涯;我們團這邊兩個,分別吳俊友和黃小朋。”
“三等功呢”
“榮立三等功的人更多,你們這邊一共十八個。名單在這兒,我就不一一念了,只要是分隊長以上干部都立功受獎了,梁醫生和韓醫生也是三等功。暫時沒評上的先嘉獎,上級說了,等抗完洪還要再評一次。”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