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我懂。”
“差點忘了,還有件事。”
老王下意識問“什么事。”
老葛看著臺歷上日程道“上級不只是給咸魚他們記了功、發了證書和軍功章,也給了一筆獎金。一等功是6000,二等功是3000,三等功是1000,獎金都在我這兒,我讓小邱統一保管了。”
“為什么不發給他們。”
“要說貢獻,大家都有貢獻,你有他沒有的,這獎金怎么發”
老葛反問了一句,接著道“再就是這邊的情況你是知道的,如果就這么發下去,很難說會不會有同志把獎金捐了。只要有一個人捐,其他同志都要跟著捐,不捐就顯得沒愛心、沒責任感。
捐款是好事,值得提倡,但捐款要本著自愿的原則,要量力而行。表達愛心,心到即可。
況且全營官兵有一個算一個,在老家那邊幾乎都捐過了。有些同志家庭經濟情況還比較困難,所以這獎金暫時不能發,等回去之后再發給他們。”
老王愣了愣,好奇地問“同志們在老家都捐了,我怎么不知道”
“不只是同志們,你我一樣捐了,直接從工資里扣的。”
“啊”
“啊什么啊,當年濱江建機場,市里讓捐款,數你們鄉最積極這種從人家工資里直接扣錢的事,你王德智當年為了拿第一當先進沒少干,怎么輪到你工資被扣就開始啊了”
“說這些有意思嗎,不說了,我還有事,我先掛了。”
老王說掛就把電話掛了。
老葛放下電話,暗暗感慨真是屁股決定腦袋。
這時候,電話又響了。
“喂,哪位”
“葛叔,我呀,你不會連我的聲音都聽不出吧。”
“檸檸,我怎么可能聽不出你的聲音,你剛才又沒說話。”孩子打來電話,老葛很高興,點上根煙笑問道“什么事”
韓向檸回頭看看師娘,竊笑著說“今天一早,市領導敲鑼打鼓來我們單位送喜報,我姐去了東海,我姐夫和冬冬立功的喜報只能我幫著領,一連領了三張喜報,領了三份慰問金”
老葛笑問道“給了多少慰問金”
“三兒是一等功,市里給了3000,我姐夫和冬冬是三等功,市里各給了1000。”
“不少了,我們陵海跟濱江開發區不一樣,我們陵海立功受獎的人員基數大,并且這只是第一批。真要是像濱江開發區那么搞,等全營官兵都立功受獎了,市里真搞不起。”
“我知道,我沒嫌少,我只是想問問部隊給三兒和我姐夫他們記功,部隊給不給獎金。”
“當然給,放心,獎金都在我這兒,等回去統一發放。”
韓向檸竊笑著問“部隊給三兒發了多少”
這孩子不是鉆錢眼里去了,只是房貸壓力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