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他們跟簡利縣召集的水上搜救船隊一起,對扒口蓄洪的幾個民垸進行了一次拉網式搜尋,把一些地勢較矮村子的群眾轉移到了大堤上,但依然有三千多群眾不愿意走。”
“等洪峰來了,水位會漲的,不走怎么行”
“地方政府正在做工作,對于那些地勢較高的、住在房頂上的、實在不愿意走的群眾,地方政府也沒特別好的辦法,只能組織船只送一點救災物資。”
韓工頓了頓,接著道“考慮到許明遠他們連續作戰,體力精力消耗太大,楊政委下午讓他們返回了,這會兒正在回來的路上,估計十二點前應該能到家。王書記讓炊事班多準備了點夜宵,住的艙室也都收拾好了。”
水上搜救連在短短半個月內,從荊州去漢武、從漢武去鄉安,再從鄉安去魚嘉,又從魚嘉去簡利,轉戰北湖、南湖兩省近千公里,確實很累。
“回來之后,讓三連和127團的水上搜救分隊好好休整兩天。”韓渝深吸口氣,想想又問道“曉軍和檬檬呢”
“去沙家浜團巡診了,沙家浜團雖然才來幾天就有十幾個傷員,還有一個干部患上了急性血吸蟲病。”
“他們喝不干凈的水了”
“別擔心,曉軍說現在跟以前不一樣,現在有特效藥,血吸蟲病不再是不治之癥。”
韓渝終于松下口氣,追問道“冬冬呢”
“冬冬年紀小,黃處把他的事跡報上去了,北湖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下午打電話,說要給冬冬評個見義勇為好少年。你姐夫覺得榮譽太多不利于冬冬成長,托王書記婉拒了北湖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的好意。”
人怕出名豬怕壯。
小時候出太多風頭不是什么好事。
韓工對張江昆的做法是認同的,接著道“你姐夫覺得再讓冬冬負責灌裝分隊不合適,跟小李營長商量了下,請一個排長接替冬冬,讓冬冬去供水分隊幫著開船給轉移到大堤上的群眾送水,讓冬冬好好感受下人間疾苦。”
給冬冬評三等功都有點過。
上級之所以給冬冬記三等功,可能更多的是考慮到冬冬的年齡,想樹立一個預備役小戰士的典型。
韓渝一樣覺得不能拔苗助長,沉吟道“今天都六號了,九月一號就開學,高中很重要,冬冬不能總跟著我們抗洪,等秦市長來慰問完,就讓他跟秦市長回去,回頭給我姐打個電話,讓我姐借點高一的書,讓冬冬好好預習預習。”
“冬冬可能回不去。”
“怎么回不去”
韓工苦笑道“葛局請上級給東海警備區發過函,普東新區武裝部和普東新區的維坊街道給你姐送過喜報,送立功喜報時也請了洋涇中學的校領導。
校長發現有冬冬這個正在抗洪的即將入學的新生,認為冬冬是學校的驕傲,托長航公安局捎來好多高一的教科書,讓冬冬利用業余時間預習,希望冬冬抗完洪之后再回學校上課。”
韓渝哭笑不得地問“有必要搞這么夸張嗎”
“有必要。”韓工發自肺腑地佩服葛局,感嘆地說“如果不通知東海方面,人家就不會去慰問,你姐就不會有好幾萬慰問金。”
“好幾萬”
“街道獎勵了兩萬,你姐夫和冬冬一人一萬。東海長航醫院獎勵了一萬,你姐夫和冬冬一人五千。”
韓工看著女婿驚愕的樣子,解釋道“東海有錢,東海的擁軍工作做的又好。哪怕是沒立過功的義務兵,在部隊干一年地方政府都補貼一萬多,立過功的更要獎勵”
韓渝是真羨慕,禁不住問“人家把我姐夫和冬冬當東海人了”
“什么叫當東海人,本來就是。”
“我姐夫不是沒調過去嗎”
“誰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