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防救船大隊這邊多少人參加”
“參加的人員也不多。”
楊建波回頭看了看實訓船,解釋道“陵港拖001上6個人,包括帶隊的參謀長和臨時船長夏老師在內,一共只有8個人。”
“不止8個。”小魚提醒道“營長,你把機修中隊和醫療隊給搞忘了,機修中隊5個人,醫療隊好像是3個人。”
“對對對,還有機修隊和醫療隊,不過醫療隊不上大001,醫生護士上實訓船。”
“實訓船上幾個人”高繼春追問道。
楊建波不假思索地說“船長船員和防救船大隊的帶隊領導,加起來一共17個人。”
高繼春一臉驚詫地說“這么說我們兩家加起來,也只有40個人參加軍事演習”
“是啊,正好40個人。”
“這么少。”
“任務的性質不一樣,現役部隊是主力,我們相當于參加后勤保障的,主要負責運輸和救援,用不著那么多人。”
聊到運輸和救援,小魚突然想起件事“營長,繩網有沒有運過來不往船舷邊放繩網,登陸部隊怎么從實訓船上我們的動力舟。”
“早運過來了,跟動力舟一起運過來的。”
“浮橋的橋板呢”
三連現在既是水上搜救連,也是一個小型的舟橋連。
剛建造的六條動力舟既能執行運輸兵員的任務,也能作為鋼浮箱架上鋼橋板搭建浮橋。
橋板是現成的,跟固定橋面的零配件和固定動力舟的樁都存放在營區的倉庫里。
楊建波低聲道“我們接下來要執行的是運送現役部隊搶灘登陸的任務,應該用不著架橋,上級也沒要求我們架橋。”
“萬一需要呢。”
小魚看過很多電影,眉飛色舞地說“二戰電影最長的一天你們有沒有看過,人員上岸之后裝備也要上岸,海灘那么淺,大船靠不過去,沒有橋怎么把裝備和物資轉運上岸”
“有道理,可我們只有六條動力舟,我們的裝備只能架設五十米長的浮橋。海灘不是河灘,海灘很淺很長,五十米長的浮橋沒什么用。”
“長江會漲潮,海里一樣會漲潮,說不定漲潮時能用上。”
“把橋板和固定橋面和動力舟的裝備運過來倒不難,但想架設浮橋光靠我們七個人肯定不夠。”
“實訓船上不是有船員嗎,船上還有吊車,想想辦法應該能架設起來,只是沒出動大部隊架橋那么快。”
正說著,海軍干休所的桑塔納緩緩駛了過來。
小魚眼神好,看著剛下車的兩位老前輩,咧嘴笑道“馮局到了,韓工把馮局接來了。”
楊建波很清楚咸魚不在家,馮局和老葛一樣是防救船大隊乃至接下來行動的實際負責人,沉吟道“要不要帶上架橋裝備的事,我等會兒去問問馮局和葛調,他們說帶上我們就帶,他們說不帶我們就不帶。”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