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9點11分,中國海關823和中國海關825艇經過三天三夜的航行,安全進入濱江與東海交界海域。
正值開捕期,長江口外的海面上全是漁船。
貨輪航行到這兒都要小心翼翼,韓渝一樣不敢大意,跟江勝奇一起站在駕駛臺前,密切留意前方海面的情況。
“幺七五。”
“幺七五到
江勝奇俯身看看雷達,命令道“幺七零。”
舵手輕輕撥動舵盤,緊盯著海面上密密麻麻的漁火,回道“幺七零到。”
“前進三。”
“車進三,航速12節。”
緝私艇拖帶一個巨大的木排,航速只能這么快,再快很危險。
韓渝對江勝奇的指揮很放心,坐在只有艇長才能坐的椅子上,看著雷達顯示器越想越奇怪。
觀通組的值班艇員姚亞中也發現了異常,緊盯著雷達說“韓書記,不對啊,這些漁船看上去像是在返航回港。”
“是啊,剛開捕沒幾天,海上又不是沒船收捕撈上來的魚蟹,他們這個時候返航不劃算”
“從航向上看,這二十幾條漁船應該是進入長江的,漁船怎么會進長江”
“崇明、大倉一樣有漁港,崇明和大倉的漁船比我們陵海多。”
“韓書記,看看這幾條,好像是回呂泗港的”
江勝奇聽得清清楚楚,一樣覺得奇怪,轉身道“我們一直在守聽電臺,氣候很正常,沒說會刮臺風,海事也沒通知漁船就近靠港避風。”
姚亞中抬頭道“韓書記,要不要問問崇明海事”
“離長興島不遠了,等到了長興島再問。”
“行。”
與此同時,省軍區楊副司令正在濱江軍分區指揮所里坐鎮。
要召集漁船的不只是濱江,也包括云港、鹽海和姑州三個地市。
王司令員從作戰參謀手中接過剛匯總的材料,走進來匯報道“楊副司令,截止十分鐘前,我們共聯系上135條漁船。民兵們聽說有緊急任務都很踴躍,我們軍分區充分聽取漁政部門意見,最終確定讓55條船況較好、噸位和馬力較大的漁船返航,這是征調漁船的清單和參加行動的民兵名單。”
“55條”
“大多在返航的途中,為確保明天下午3點前完成集結,我們要考慮到一些不確定的因素,萬一哪條漁船突然發生故障,多征調的這5條就可以頂上。”
楊副司令微微點點頭“嗯,考慮的很全面。”
這時候,隨同楊副司令來濱江的一個參謀匯報道“姑州軍分區報告,姑州民兵運輸大隊參演船只已全部聯系上,其中18條漁船已經抵達瀏河港,其余船只都在返航途中,將于明天中午12點前完成集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