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從感情上來講,韓向檸很希望“宇長”號貨輪沒責任,畢竟“宇長”號是中國的貨輪。但在調查上要公事公辦,不然很容易引發國際海事糾紛。
事實上這起中韓貨輪大碰撞已經造成了很大影響,湯局今天早上又打來電話,說國際海事組織對此很關注,很多國際航運企業對此更關注。
韓向檸回頭看了看兩個面無表情的韓國人,提醒道“繼續。”
“哦。”船長定定心神,接著道“9月4日上午10點,我船在吳淞口接上長江引航員續航。下午6點半左右,經章家港交管中心同意,按引水要求拋左錨6節下水,在章家港錨地錨泊休整。”
“錨泊時是誰在駕駛臺值班的”
“我。”
“錨泊也是你指揮的”
“是的。”
“然后呢。”
“錨泊好之后三副接班,我沒上岸,吃完晚飯就洗澡休息了。”
錨泊時讓三副值班很正常,既沒違法也沒違規。
韓向檸讓船長先出去,請工作人員把三副叫進來。
三副說他在值班期間沒打瞌睡,沒發現異常,直到夜里11點半與二副交班。韓向檸讓三副出去稍等,把跟三副一起值班的船員叫進來詢問,他們的陳述都能對上。
事故發生在二副值班的時段,二副是詢問的重點。
二副回想起事故發生的過程心有余季,偷看了一眼公司領導,忐忑地說“我接班之后就查看我船的位置,發現身后約08海里錨泊了一條貨輪。考慮到江里的水流比較急,我擔心會碰撞身后的貨輪,設置了報警范圍,然后就跟當班水手在駕駛臺聊天。”
正在進行的雖然是第一次調查,但韓向檸在調查前做過一番功課,緊盯著他問“你發現身后有一條貨輪,那知不知道船名,知不知道是一艘什么樣的貨輪”
“當時不知道是揚米號,只通過揚米號錨泊時顯示的燈光信號,看出是一條噸位不大的貨輪。”
“你有沒有用電臺聯系揚米號,提醒揚米號注意瞭望”
“沒有,當時沒有。”
“有沒有用電臺問交管中心揚米號是一艘什么樣的貨輪”
“當時沒有。”
“那你是什么時候發現你船走錨移位的”
“夜里1點15分左右。”
二副想了想,耷拉著腦袋說“我跟值班水手聊著聊著,突然發現船與后來拋錨的船正在接近,立即用電臺呼叫對方。多次呼叫無反應,我立即報告船長。船長沖上駕駛臺,見左舷有船以近似直角的角度很快向我船沖過來,而且來船尾流明顯,船長趕緊讓動車,叫人起錨。”
韓向檸緊盯著他問“在動車,在叫人起錨期間,有沒有采取別的措施”
“我們鳴叫五短聲,電臺繼續呼叫,我們不只是呼叫,可以說在用電臺呼喊,可對方毫無反應,對方沒有采取任何避讓措施。”
二副忍不住看了韓方代表一眼,接著道“就在我們忙著起錨,忙著拼命用電話呼喊對方的時候,聽見轟隆一聲,米揚號的船艏就撞上了我船輪機艙的位置。”
“然后呢。”
“為了減少損失,船長組織我們堵漏,可破沿有1平方米,怎么堵也堵不住。我們沒辦法,只能關閉油艙閥門,防止污染。船長呼叫揚米號不要退出,但他們不顧我們再三請求,起錨倒車退出了,急速的水流就這么把我船沖向下游。后來在你們海事的幫助下,把我船推上淺灘。”
“我需要確認下時間節點,你發現你船走錨移位時是5日凌晨幾點幾分”
“1點15分左右。”
“當時你船相距揚米號多遠”
“具體距離我我當時沒顧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