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好。”
兩位老領導今天話中有話,牛濱不敢不當回事,沉吟道“小俊,你趕緊找個信得過的人,去強華北租個柜臺,你在幕后遙控指揮,別再拋頭露面,也別再跟陵海這邊的老板直接聯系。”
“姐夫,老家到底怎么了”
“沒什么,主要是老家不比深正,有些事還是注意點比較好。你把柜臺搞好,就給我這邊的小老板挨個兒打電話,讓他們以后聯系柜臺訂貨。說好之后換號碼,你這個號別用了,我這個號也要換。”
老家的情況跟特區真不一樣。
比如“水貨”手機,特區簡直不用太多,比如強華北幾個電子市場,里面幾乎都是賣“水貨”手機的,根本沒人去查。
真要是查,強華北的那些電子市場都要關門。
老家的人沒見過世面,不知道什么叫改革開放,銷售“水貨”手機在一些執法部門看來真可能是違法犯罪的事。
陳俊最佩服的就是姐夫,不敢不當回事,連忙道“行,我讓阿成去租柜臺,反正沒想過做本地生意,柜臺的位置沒必要那么好,能省點就省點。”
牛濱對小舅子也很放心,低聲道“柜臺租在哪兒你看著辦,但動作一定要快。”
“我知道。”
與此同時,韓渝剛參加完局里組織的學習。
前段時間,總s記去東廣視察時提出了“三個代表”,不但走私犯罪偵查局濱江支局要組織學習,海事局、長航分局、水上分局和地方黨政部門都要組織學習。
他收拾好筆記走出會議室,跟著徐浩然來到情報科辦公室。
徐浩然知道他想問什么,帶上門道“牛濱的小舅子姓陳,叫陳俊,今年二十八歲,戶口前年就遷到特區了,據說在特區買了房。”
“陳俊現在在哪兒”
“春節前回來過,但只在老家住了兩天,然后就坐飛機回了深正。”
“還有嗎”
徐浩然取出鑰匙,打開文件柜,取出一個筆記本翻看了下,低聲道“不查不知道,查了才知道牛濱的小舅子真有問題。從97年9月到98年8月,他曾去過兩次香港。都因為在身上綁有幾十部手機,在試圖蒙混過關時,因涉嫌走私被深正海關查獲。”
吳仁廣的線索很精準,沒想到牛濱真可能涉嫌走私
韓渝一連深吸了幾口氣,緊鎖著眉頭說“香港一回歸他小舅子就開始走私手機,原來他真是靠走私手機翻的身、發的財”
“我了解過,那會兒正是他最困難的時候。”
“怎么了解到的”
“方志強和王炎給了我幾個名字,我春節回陵海拜年時找那幾個人了解的。”
二師兄和王炎在這件事上的態度有點“曖昧”。
他們很反感牛濱打著他們的幌子“收編”陵海的那些倒騰手機的小老板,但對打擊銷售水貨手機不是很積極。
他們都見過世面,知道外地,尤其南方,水貨手機堪稱爛大街,人家都不管,你為什么要管并且現在查處走私桉件都歸口到了海關和走私犯罪偵查局,不在他們的職權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