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牛總打開筆記本,看向齊局“志坤,你匯報還是咸魚匯報”
“咸魚匯報吧,咸魚最了解情況。”
“咸魚,開始吧。”
“是”
韓渝定定心神,如數家珍地匯報起法醫檢驗結果、專案組的偵查思路、偵查部署和所取得的進展。
真正的進展只有一個,那就是基本確定了被害人的外套肯定來自那兩個代工廠家。想通過外套這條線索查清被害人的身份,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查著查著線索很可能會斷。
牛總越聽表情越凝重。
陳局和政法簡副書記也有些失望。
齊局和分局辦公室主任盧再興不知道怎么面對上級,低著頭繼續做記錄。
韋支很清楚暫時沒取得重大進展并非長航分局無能,因為破案是要看條件的,甚至要看運氣。具體到0101案,換作市局刑偵支隊重案大隊上,在短短一天內也不可能做得比長航分局更好。
韓渝知道領導都希望早點破案,小心翼翼地補充道“各位領導,雖然截止我回來前各小組的進展不是很大,但在我看來沒進展就是進展。”
“沒進展算什么進展”陳局緊盯著他問。
“陳市長,我們今天組織力量走訪詢問了那么多企業、醫院和藥店,在姑州分局協助下排查過那么多條船,水上分局和港區分局也協助我們排查過天昇港岸線那么多企事業單位和村組,甚至排查過轄區內的重點人口。”
韓渝深吸口氣,接著道“我們把認尸公告貼滿了大街小巷,就差請電視臺幫我們發布。我們投入那么多警力,做了那么多基礎工作,居然沒人見過被害人,這說明什么問題說明被害人很可能是外地人她來我們濱江,至少來港閘區和我們港區的時間不會很長。”
“有點道理,繼續。”
“回來向各位領導匯報的路上,我跟齊局、董政委、李局、丁主任和蔣支、柳支打電話研究分析過,我們一致認為接下來要根據白天的調查情況,及時擴大調查范圍,同時要對偵查方向進行一些調整。”
“怎么擴大調查范圍”
“市區是有不少外來人員,但來自外市乃至外省的并不多,那外來人員主要來自皋如和長州。”
濱江不是姑州,更不是東海,真正來濱江打工的外地人是很少。
幾個區縣中,東啟人和陵海人只會去東海打工或經商,來濱江打工或經商的人比真正的外地人更少。思崗、東如距市區太遠,連語言都不通,甚至因為經濟發展相對滯后總是被歧視,人家一樣不會來市區。
就像去江城打工的主要是徽安人一樣,來濱江市區打工或經商的主要是皋如人和長州人,畢竟這兩個區縣離市區近。
陳局越想越覺得韓渝的話有一定道理,示意他繼續。
“接下來,我們需要市局幫我們協調,請皋如公安局和長州公安局協助我們走訪詢問皋如、長州的醫院、診所和藥店。為確保萬無一失,我們還需要市區幾個分局協助我們查查外來人員記錄,如果被害人來自外地,很可能辦理過暫住證。”
“老韋,你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