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風高浪急的大海里打撈沉船并非一件容易事。
首先需要找到沉船的位置,找到之后要用水下探測設備搞清楚海底的情況,甚至要派潛水員下去勘察,然后制定打撈方案。無論裝備多么先進,想把一艘船從海底打撈上來,最快也要一個半月。
海巡49在沉船海域漂航了兩天,只見到一架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反潛機在上空飛過兩次。
韓渝沒有繼續呆在沉船海域,按上級要求正式開始了濱江海事局乃至江南海事局的“破冰之旅”
對濱江海事局乃至江南海事局而言,既然有管轄海域就要管起來,在真正行使相關職能之前,必須搞清楚所管轄海域的情況。
這次一起出海的人員,將來都是濱江海事局乃至江南海事局管海的骨干,海上執法人員更要搞清楚自己管轄海域的情況。
接下來一個月,既要在海上勘察乃至勘測自己的轄區,制定今后巡航的航線,也要進行海洋教育,培養同志們的海洋意識,還要組織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至于沉船海域,每隔三至四天來一次,跟時不時飛到該海域的日本軍機打個照面就行,反正飛機又下不了海,更打撈不了沉船。
就算日本方面發現中國海事巡視船走了,安排船過來一時半會兒也很難把沉船打撈上來。
吳海利親自掌舵,調整航向,駛往佘山島。
佘山島位于東海、黃海以及長江口的交匯處,既是黃海與東海的分界處,也是江南海事局管轄海域與東海海事局管轄海域的交界處,更是東海唯一的中國領海基點所在地
江南海事的海巡艇今后出海巡航,南面自然要以佘山島為界。
以前沒管過海,沒機會跟守島部隊打交道。今后要把濱江海域真正管起來,少不了跟人家打交道。
正因為如此,江南海事局要求濱江海事局與佘山島上的守島部隊搞軍民共建。
啟航前,韓渝利用曾做過海軍預備役中校的“職務之便”聯系過東海基地,局里也給守島官兵準備不少慰問品。
其實大前天曾航經過佘山島海域,只是那會兒要先趕赴沉船海域巡邏,只在電臺里跟守島部隊打了個招呼并沒有靠過去。
沉船海域已經去過了,而且在該海域漂航了兩天,顯示了中國海事的存在,接下來可以代表濱江海事局跟守島部隊簽定軍民共建協議,代表濱江海事局慰問守島官兵。
天氣不錯,不值班的同志們都聚集在甲板上看海景。
韓渝站在駕駛室里,打開高音喇叭,拿起揚聲器,跟導游似的給參戰人員介紹起江南海域的情況。
“同志們,我們江南省的海岸線很長,北起云港市榆贛縣的繡針河口,與東山省交界,南至長江口北岸東啟市的連興港,總長為954公里,海域總面積約375萬平方公里。”
“在海洋地理上,我們江南省的絕大部分水域屬黃海,僅有長江口以東、東啟圓陀角至韓國濟州島一線以南的水域屬東海。海岸類型有基巖海岸、砂質海岸和淤泥質海岸,但主要以粉砂淤泥質海岸為主”
站在駕駛室外的關克難好奇地問“韓局,粉砂淤泥質海岸是不是我們這邊的灘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