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有民林朝辭,忠君愛國,清正廉明,武藝超群,冊封為錦衣衛指揮使,轄南北兩司十七千戶,欽此”
翌日,清晨。
戴權親自出馬。
手捧貼金軸圣旨。
在跪了一地的賈府男女老少中,大聲宣讀。
圣旨也是分等級的,不過,不是用圣旨的顏色區分,在顏色上,圣旨永遠都只能是金黃色的,代表皇家威儀,哪怕是冊封一名五品京官的圣旨,也都只能是金黃色的,故此,想分辨等級什么的,還要看圣旨的卷軸是什么材質,各朝各代都有不同的規格,后漢一朝則延前明制度,一品為玉軸,二品為黑犀軸,三品為貼金軸,四品五品就是黑牛軸。
也就是說,冊封一品官員的卷軸是玉雕而成的,冊封二品官員的卷軸是用黑犀牛的角制成的,三品為貼金,也就是上面鍍了一層金,四品五品就是用水牛的角雕成的,因為古代水牛才是耕地的主力,水牛也就被刻板化,變成了“黑色”的大水牛,也就有了黑牛角的說法,實則,倒也不一定非是黑牛角。
五品以下的小官,待遇統一。
全是普通卷軸。
在拿捏人心這方面,皇帝是會的。
戴權深知他是在對怎樣的一個殺神宣讀圣旨,故此,就算沒有崇平帝授意,他也不敢讓這位跪他,而有了崇平帝的授意,他就更不敢讓這位殺神跪了,早在步入榮國府之時,見了這位英俊瀟灑的少年郎,他就早早的把“不用跪”這三個字吐了出來,擺在最前面,生怕惹出什么誤會,解釋清楚后,這才敢宣讀圣旨。
講真,這是他當太監以來壓力最大的一次
好似人和虎豹呆在一個籠子里
只能默默祈禱虎豹還沒餓
比當今圣上帶給他的壓力都大
賈府眾人也稀稀拉拉的跪了一地,他們都是來看熱鬧的,概因薛家暫時借住于榮國府,戴權也不能避開榮國府,在門外對薛家宣讀圣旨什么的,所以,即便在進門時解釋清楚了,不是來給榮國府宣讀圣旨的,你們榮國府的圣旨還要再等等,也免不了賈母與賈赦、賈政、賈璉幾人過來看看。
又因昨晚賈珍與賈蓉醉酒而亡。
寧國府那邊也有不少人還在榮國府這邊處理后事。
一來二去的,倒也不巧的撞上了。
搞的戴權也挺尷尬。
合著昨晚榮國府剛死人,今天他就捧著圣旨來榮國府封賞別人了,不知道的還以為他這是來落井下石的呢,死人沒有活人重要是吧
人死為大啊,懂不懂
只是,戴權也不敢埋怨崇平帝。
說不定這就是崇平帝的用意呢。
敲山震虎,一石二鳥
崇平帝還真不知道,平白無故就飛來了一個黑鍋,不由分說就扣在了自己頭上,不然,就算晚一天發圣旨,也絕不可能趕在這個節骨眼上。
幸好,崇平帝才是皇帝
幸好,戴權才是小黃門
榮國府與寧國府有意見
好吧給雜家跪下講
遍觀全場,也只有三人敢站著。
一位是賈母,位高權重。
一位是林朝辭,本次封賞的主角。
另一位是薛寶釵,本次封賞的配角。
崇平帝這邊雖沒說薛寶釵必須跪或必須不跪,可圣旨與懿旨是一并下來的,皇后那邊都點名說薛寶釵不用跪了,他這個小黃門自是要機靈點。
可別真就按規矩辦事了。
要求什么
宣讀圣旨時,薛寶釵必須跪
宣讀懿旨時,林朝辭必須跪
里外都不得罪,就是里外都得罪了。
反正都有不跪的旨意。
那就通通都別跪了吧。
故此,在宣讀完圣旨后,戴權并未理會賈府眾人的震驚、嫉妒、羨慕等諸多不必言明的表情,也并未把圣旨交給林朝辭,反倒是在片刻的沉默后,在賈府眾人用余光偷窺中,收起剛剛讀完的這卷圣旨,坦然拿起托盤上的另兩枚卷軸之一,展開,露出背后的鳳紋“薛氏,薛寶釵何在”
“妾身在。”
薛寶釵上前半步。
與林朝辭并肩而立。
林朝辭則自覺退后半步。
把主位讓給薛寶釵。
不管是宣讀圣旨還是懿旨,總要對著主角念,總不能讀著封賞薛寶釵的內容,對著林朝辭說吧
陰柔卻并不難聽的聲音響起。
皇帝也不是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