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頭等于話語權。
林朝辭用自己的舉動證實了這一點。
都說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可林朝辭從不認為自己是俠。
且,只用一個聽上去很好聽的名頭就想束縛住他,世人未免也把他林朝辭想的太簡單了
故此,只要我不是俠,而是一位亦正亦邪亦魔的江湖散人,這世間的道理就會只在我的拳上,而非世人的心里。
閑話終日有,不聽自然無。
他做不到不聽。
但他可以讓所有人閉嘴。
即便他從不這么做,也只是不想,也只是不愿,也只是不在意,卻并非做不到讓所有人閉嘴。
故此。
“你所謂的大義,太脆弱了。”
“為一人而退讓的大義絕非大義。”
“說到底,你也只是用大義掩蓋你的私心罷了,伱的私心是不想讓楊逍被殺,你認為楊逍一但被殺,你就沒辦法緩和明教與六大門派間的矛盾,如果楊逍不被殺,你對他有半個救命之恩,明教四大法王之一的白眉鷹王是你外公,武當派宋掌門是你師伯,黑白兩道都有你的人,你就可以盡享齊人之福團團圓圓的,對嗎”
林朝辭捏著張無忌的脖子。
面不改色心不跳的往張無忌頭頂扣著一頂又一頂的大帽子。
看著張無忌在自己手里掙扎的模樣。
頗有失望的搖搖頭。
似乎是聽到了殷野王出手的動靜。
反手一甩,竟把張無忌當成了武器,砸向殷野王,隨后,就在殷野王不想傷害張無忌而慌忙變招的那一剎那,眸光生電,一道白日虹雷對準殷野王就劈了過去,頓時把殷野王點了個外焦里嫩,冒著黑煙,被不能控制自己身體的張無忌撞飛了出去,剛好應上騰身而起的殷天正。
“妙哇”
岳不群忍不住撫掌而嘆。
寧中則的眸子中也是異彩連連。
其實,不止是岳不群與寧中則二人暗暗贊嘆,在場所有人,都能看清這里面堪稱教科書級的運勁技巧。
掐著張無忌的脖子,就能在不傷到張無忌的情況下把張無忌當板磚舉起來,并橫著對殷野王拍過去如果張無忌是死人,他們中,一流高手應該都能做到,可張無忌是活人,他們就不可能用張無忌身體上最脆弱的部位作為發力點,把張無忌當成武器一樣使了。
這就是為什么在江湖上,經常能看見一些練外功的高手,力大無窮,能拎著一個人的腳腕砸人,卻不能抓著一個人的腦袋砸人一樣。
活人砸人,才會令人束手無策。
這是兵家“攻敵必救之處”的道理。
如果人死了。
那就相當于撕票了。
肉做的身軀可比不上金屬造的武器。
且,在拍飛殷野王后,殷野王的飛行軌跡竟剛好堵在了殷天正的起身路線上,殷天正當時只有兩個選擇,一個是接住殷野王這個兒子,暫時放棄進攻,另一個就是繼續進攻,但需要調整路線。
高手過招,一秒鐘就能定勝負。
于細微處見真知。
窺一斑可見全豹。
林朝辭的這一手,在場沒幾人能復刻。
且,他抓的還是張無忌
一位貫通任督二脈的先天高手
不過,明教這邊雖說被擊退了,可張無忌在白道上也有人,眼見殷天正不行,宋遠橋估摸著自己上去也夠嗆,便沒敢動手,而是先禮后兵道“林少俠,無忌乃是我的師侄,不知可否看在家師的面子上,放過我無忌師侄”
“楊逍”
林朝辭啟唇,說了兩個字。
宋遠橋頓時心領神會。
只是,他心領神會沒用啊
他又不是明教的人
只能把目光放在殷天正身上。
沒說話。
但意思卻表達的很清楚趕緊拿楊逍來換你外孫,我能幫你的,也就這樣了,剩下的就看你自己了。
可是,在明教內,四大法王的地位是在左右使之下的,從上至下,分別是教主、左右使者、四大法王、五散人、各個舵主以及其余小兵。
新教主沒選出來前。
白眉鷹王殷天正還真沒資格決定楊逍的生死。
這和楊逍被人殺了還不一樣。
出賣,在任何時候都是為人不齒的。
而最適合當教主的人好吧,眼下還真沒誰適合當這個教主,六大門派那邊勾心斗角,明教這邊也不逞多讓,五散人與白眉鷹王都不是一條心的,在當選教主這件大事上,張無忌反倒是他們要挾白眉鷹王的重要籌碼。
人吶,就是如此。
爭權奪利,在任何時候都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