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爭
宋皇后的臉色也微微一變。
任何黨爭都是不利于朝政的,因為黨爭是沒有正確可言的,說白了,黨爭就是你堅持的我反對,伱反對的我堅持,對錯先扔到一邊,用自己唇槍舌劍把對面駁倒才是唯一目的
只是
“沒有矛盾,何來黨爭”
“矛盾又是從何而起的”
宋皇后的膽子不小。
也是仗著崇平帝的寵愛。
她的這兩個問題要是上綱上線,那可是有后宮干政的嫌疑,落到外界人口中免不了議論。
不過,在這景仁宮內,都是自己人。
夏守忠是宋皇后的家仆。
從宋皇后嫁入皇子府。
就一直跟在宋皇后身邊。
戴權則是太上皇身邊的老人,太上皇這一放權,就把他打發到崇平帝這邊了,目前是秉筆太監,平日里會跟著崇平帝上朝的那種,位高權重,也算是度過了這次政權更迭的檻。
在每一次政權更迭中。
下場最慘的往往是太監。
就好比崇平帝與太上皇這對父子,別看往日里掐的你死我活,一放權,太上皇該吃吃該喝喝,一點不受影響,也沒人敢給其臉色看,可是,對太監而言,像他這種位高權重的如果不能成功跳槽,等待他的只有死路一條。
他的位置太關鍵了。
而像這種關鍵位置上的人,不是自己人不行。
檢驗忠心也太麻煩了。
再說了,背叛過主人的家奴,誰會二次相信
今日你怎么出賣我父皇的。
來日就會怎么對我兒子出賣我。
所以,也就只有死了。
故此,太上皇給戴權活路,還真不是一廂情愿,更不是自以為是,而是真的給戴權找了一條活路,就算不能讓戴權后半輩子和前半輩子一樣風光,也能讓他安安穩穩活到老死。
崇平帝也是個敢用人的。
沒提拔戴權。
可是,沒提拔也意味著沒貶。
而跳槽沒貶,就是高升。
戴權原先管什么,現在還管什么,只是把對內這邊的權力交給了夏守忠,也算是交給了宋皇后,對外,司禮、御用、御馬、神宮、尚寶、印綬等監還歸他管,盡管他名義上是司禮監的,可這些監里的掌印太監都是他的干兒子干孫子,他的話在這些監里依舊好使。
這便是崇平帝的容人之量。
也是跟太上皇表示。
您看,我把您交代給我的戴權都安排的妥當了,沒有苛刻您的意思,您也就可以安享晚年了,咱們爺倆相安無事,你別在私底下搞什么扶持皇子的小動作,我就不會對你咋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