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吧朕這邊給你通過。”
“可感情一事吧,還要看年輕人。”
“若平國公不同意,朕也沒辦法。”
崇平帝已經被這個現實逼到打破原則的地步了。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這可是古代的主流思想,能讓一個三觀就是“婚姻由父母做主”的帝王說出“還要看年輕人”這種話,別說林如海知道這里面的難度,便是不知道,也能聽出崇平帝的誠意。
故此,林如海連忙拜下。
帝王拿你當兄弟,你最好別把自己真當兄弟。
即便崇平帝心胸開闊。
像這種禁忌的問題,林如海也不想觸碰半分。
不過,還沒等林如海徹底拜下,只是躬了一個身,就被崇平帝抬手扶了起來,語氣里稍有歉意“要說這平國公,入我后漢一朝,乃是我后漢一朝的福氣,哪怕是朕也不能自毀江山愛卿之苦衷,朕只能允你盡量辦,望愛卿周知,就算是兼挑一事,也不是只有愛卿一家,那寧國府的賈惜春,便早早被允了兼挑。”
提到這個,崇平帝就打開了話匣子。
語氣復雜,笑容也稍稍泛苦“當初的平國公還不是平國公,而是錦衣指揮使,也就是民間俗稱的錦衣都督,當時,朕也沒想那么多,尋思送他一個富貴,順便送他一個媳婦沒想到后面發生了這些事,你也都知道,也都親眼見過,朕對寧國府的這件事都頭疼不已,不知愛卿可有對策,幫朕想想該怎么對平國公說”
林如海聽了這話,暗自心驚。
他知道林朝辭這個平國公在崇平帝心中的地位很高。
就像冠軍侯對漢武帝而言一樣。
可他沒想到,崇平帝竟用謹慎的口吻詢問他的意見。
這說明了什么
崇平帝竟然看林朝辭的臉色行事
平日里都是別人看崇平帝的臉色
今日,是崇平帝看林朝辭的臉色
倒反天罡了屬于是
不過,轉念一想,如果他是崇平帝,手底下有一個長生不死、人盡敵國、對權力的渴望比例無限接近于零的人,他也會拿出百分之一百二的誠意招攬他。
故此,走神了幾秒鐘后,早已準備好腹稿的林如海立刻收回了這種稍有些大逆不道的念頭。
話鋒一轉。
接上了崇平帝的問策“再過三個月左右,就是歷年皆有的秋狩,圣上不如借此良機,讓這些年輕人認識一下也可借此良機,鼓舞勛貴一脈的子嗣,界戰開啟,朝堂正值用人之際,一箭雙雕。”
“也可。”
崇平帝若有所思的捋著下巴上的短須。
沉吟了四五秒,才緩緩點頭。
不過,他的思想比林如海更激進。
“一手大棒,一手蘿卜。”
“鼓舞勛貴子弟的初衷很好。”
“但對付這群桀驁不馴的幼狼,絕不能一味鼓舞。”
“還要敲打敲打他們。”
“讓他們學會敬畏和低調。”
崇平帝一邊說著,一邊想著,習慣性的從旁邊的桌案下取出一份空白的圣旨,捋著自己的思路“既然破了規定,就沒必要在意數量多少了天道垂恩于后漢,之前就有人問,是否要加設一次恩科,近日朕一直在琢磨此事,正巧借著秋狩一事,兩件事一起推進,外加一個大赦天下;臨時改制,普天都應當同慶,良家子可自備弓馬鷹犬,若在秋狩上取得名次,朕不吝封賞,光宗耀祖亦非難事”
良家子就是身世背景都清白的人。
崇平帝的意思,林如海明白。
崇平帝是想用數量龐大的良家子給予勛貴一方壓力。
勛貴一方想得到重用,就必須和這些良家子競爭,且,如果這些良家子中真有天賦不錯的人,也算是一個意外收獲。
“圣上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