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9章西洲九公主登殿
“西洲使者敦睦固,攜西洲王之子曲天澤、西洲王之女曲小楓,入后漢一朝,覲見后漢帝皇”
“茲事體大。”
“望后漢帝皇允在下細細道來。”
“此外,另有書信一封,于此呈上。”
這位自西洲而來、風塵仆仆、面相憨厚可目光卻異常靈動的中年人,沒有跪地,而是來了一個九十度鞠躬,雙手抬起,捧著一封信。
說罷,繼續保持著鞠躬的動作。
等待后漢一朝這邊的反應。
“大膽”
“既見龍顏,豈有不跪之禮”
禮部尚書在小黃門召西洲使團入內之前就已經站了起來,回到了文官隊列,兵部尚書李瓚也一樣,故此,見到這個西洲使者連跪都不跪,心頭頓時一喜,快步走出,雙膝跪地,把手里的笏板往前一推,擺出了一個拱手的姿勢,以標準的外交姿態,打壓著西洲使團的氣焰“蠻夷之輩,畏威而不懷德也,我后漢一朝雖有厚德載物之禮,卻并不于蠻夷而論,圣上明鑒”
聽不懂古文的西洲使者一臉問號。
勛貴一方,也有不少人一臉問號。
啥意思
他們這些沒文化的大老粗是真聽不懂
崇平帝也是懵了一下,隨后,不動聲色的品了品這話,才從這番咬文嚼字的話里明白了禮部尚書的意思。
翻譯一下,說人話禮部尚書想拿捏西洲使團,所以,正好借著西洲使團不懂規矩這一點,以西洲使團拜見崇平帝卻不跪而失禮的原因,表示我后漢一朝應該拒絕接見這種沒啥文化的蠻夷,言里言外的意思就是想逼西洲使團跪下,彰顯主次,也是想告訴西洲使團,你們到了后漢一朝的地盤,就要遵守后漢一朝的規矩
只不過,禮部尚書也沒想到,他隨便找了個文縐縐的借口,西洲那邊的使者卻沒聽懂
其實,這也是因為諸界文化各異。
后漢一朝這邊,有跪禮。
但有些王朝那邊,沒有跪禮。
劉備能三顧茅廬,孫權卻做不到。
其中道理,不外如是。
更別說只有站在最前面的這個西洲使者來了一個九十度的鞠躬,后面那倆人,也就是曲天澤和曲小楓,都是站著的,頂多沒有直視崇平帝。
多么不敬帝王
主辱臣死,如果他在崇平帝付出如此大的犧牲后,還不能拿捏西洲使團,他干脆也就別當禮部尚書了
丟不起這個人
而這位面相憨厚的西洲使者雖然沒聽懂這個禮部尚書嘰里呱啦的說了一堆,究竟是什么意思,不過,卻也聽懂了前面那句“既見龍顏,豈有不跪之禮”的意思,沉默著挺了挺腰板,恢復正常姿態,沉聲道“便是面見我西洲之主,亦只有單膝跪地之禮,貴國之君乃是貴國之主,非我西洲之主,在下是代表西洲的意志而來,便是兩國交戰,尚有不斬來使的說法,我等代表西洲,為與后漢結盟而來,莫不是有折辱之意”
能聽出來,這位西洲使者有點文化。
不過,并不多。
可能也是因為西洲地處中原之外。
文風確實不行。
即便是最好的使者,也只是一般般。
幸好這是覲見,而非談判,盡管有點小插曲,不管是這位禮部尚書,還是這位西洲使者,都不肯退讓,但并不影響崇平帝和文武百官聽懂其中的意思。
合著西洲根本沒有跪拜的規矩
崇平帝若有所思的看著這一幕。
心頭衡量了一下。
用余光掃了一眼林朝辭。
見林朝辭沒啥反應,還在吃瓜看戲,頂多是那個西洲九公主看著林朝辭的眼神有些不太對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