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智現在沒干,那就是好人。
頂多是一個渴望前路的修仙者。
跟三少爺相比。
普智的渴望真的不算什么。
他做的最錯誤的一件事,就是把草廟村屠了,而對三少爺來說,龍族滅了,三少爺連眼睛都不眨一下,只在得知梵云飛的事跡后,才因為錯過了一個成功的試驗品,表現的相當惋惜,就算王權景行這個畜生殺了王權無暮,因為各種原因,三少爺最終也沒去殺了王權景行,這個仇,終究還是梵云飛幫無暮報的。
說明三少爺并不是什么好人。
也不是什么完全的壞人。
在好人與壞人之間,才是三少爺。
普智的話,正常狀態是好人。
那么,溝通一下,倒也無妨。
普智的想法也很簡單,尤其是他剛剛觀察了林朝辭跟萬劍一的溝通,察覺到了林朝辭和萬劍一的性格,語氣謙遜,倒是沒賣關子,開門見山道:“林小施主,老衲手里有一枚無主的法寶,是這天底下頂尖的冶煉法寶的材料之一,盡管在山腳下襲擊老衲的人是蒼松首座,后面又發生了這些事,可不得不說,老衲欠林小施主一次助拳之恩……正因如此,老衲想用這枚無主的法寶,結束這段因果……不過吧,因為這枚無主的法寶質量不錯,了結這段因果后,剩下的因果還想請林小施主優先拜訪一下天音寺,至于再往后的論道,也就是觀摩無字玉璧,就看林小施主的誠意了……這里面,也包含了老衲的一點私心。”
普智說的有點繁瑣。
整理一下。
列個公式。
大抵是這樣的。
林朝辭救了普智≈一份因果。
普智邀請林朝辭去天音寺,包括觀摩無字玉璧,如果用因果來計算的話≈全看天賦的因果數。
林朝辭的天賦要是好,都不需要看天音寺的功法。
一看無字玉璧。
天音寺的功法頓時就被參悟透了。
如果是那樣,天音寺真的虧透了。
而以林朝辭的天賦估算。
風險太高,還是不玩這套比較好。
那么,用噬血珠這個價值超出一份因果的東西,把林朝辭的人情抵消,順便讓林朝辭反欠下一點點人情,換一個林朝辭優先選擇權,免的林朝辭放他的鴿子,反而是一件不錯的事。
如此一來,林朝辭想參悟無字玉璧,就要拿其他功法來換,林朝辭參悟多少,就要拿等量的代價置換,即便差了點,可只要林朝辭不往外傳播,少的這點代價,就相當于給林朝辭的封口費了,天音寺這邊,也不算虧的太多。
這不比天音寺單方面虧損好?
該說不說,普智還真是個大聰明。
不過,林朝辭不愿意浪費法力創造噬血珠也是真的,在用目光詢問萬劍一,并得到萬劍一“你自己看著辦”的眼神后,當即也答應了下來,笑道:“普智大師言重了,就算我之前不是青云門弟子,我王權家斬妖除魔上千年,也定然不會做事那種事發生,說起來,我也要代蒼松師叔對您表示抱歉,之前在玉清殿內發生的事,您也看見了,此事實乃多年以前的事遺留下來的問題,還要請您多見諒……”
商業互吹,懂的都懂。
普智那邊都主動拿出噬血珠了。
如今,林朝辭站在青云門的角度。
自是要為青云門說兩句話。
也算是雙方相互給個臺階。
不過,愛屋及烏之下,蒼松可不忍心讓林朝辭這個師侄為自己抗壓,當即就站了出來,抱拳道:“普智神僧,昨夜之事,確實是我做的不對,也算是我蒼松一時間鬼迷心竅了……若是日后,你有所求,只要不違背萬師兄和青云門的立場,只管開口,我蒼松定不推脫。”
“迷途知返,回頭是岸。”
“蒼松施主能有此覺悟,善莫大焉。”
“實乃青云門之幸,亦是正道之行。”
“老衲為施主道賀還來不及。”
“又豈會挾恩圖報?”
普智客套了一句,摘下一枚念珠。
捏碎外表的翡翠玉皮。
將里面的噬血珠顯露了出來。
并遞給了林朝辭。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